(三) 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體現的是所有者在企業中的剩余權益,因此,所有者權益的確認主要依賴于其他會計要素,尤其是資產和負債的確認;所有者權益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例如,企業接受投資者投入的資產,在該資產符合資產確認條件時,就相應地符合了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條件;當該資產的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時,所有者權益的金額也就可以確定。
【(1) 利得與收入的區別: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利得是指企業非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2) 損失與費用的區別: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損失是指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3)直接計入利潤的利得和損失一般計入營業外收支,這部分會影響利潤;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計入資本公積,這部分不會影響利潤。】
四、收入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一) 收入的定義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根據收入的定義,收入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 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日常活動是指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活動。例如,工業企業制造并銷售產品即屬于企業的日常活動。明確界定日常活動是為了將收入與利得相區分,因為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不能確認為收入,而應當計入利得。
2. 收入是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收入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入,從而導致資產的增加。例如,企業銷售商品,應當收到現金或者有權在未來收到現金,才表明該交易符合收入的定義。但是在實務中,經濟利益的流入有時是所有者投入資本的增加所導致的,所有者投入資本的增加不應當確認為收入,應當將其直接確認為所有者權益。
3. 收入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與收入相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應當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不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經濟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義,不應確認為收入。例如,企業向銀行借入款項,盡管也導致了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但該流入并不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反而使企業承擔了一項現時義務。企業對于因借入款項所導致的經濟利益的增加,不應將其確認為收入,應當確認為一項負債。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