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11·單選題】2010年9月3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雙方約定,2011年1月20日,甲公司應按每臺52萬元的價格向乙公司提供A產品6臺。 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A產品的賬面價值(成本)為280萬元,數量為5臺,單位成本為56萬元。2010年12月31日,A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為50萬元/臺。銷售5臺A產品預計發生銷售費用及稅金為10萬元。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結存的5臺A產品的賬面價值為( )萬元。
A.280 B.250 C.260 D.270
【答案】B
【解析】根據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規定,該批A產品的銷售價格已由銷售合同約定,并且其庫存數量小于銷售合同約定的數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計算A產品的可變現凈值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價格52萬元作為計量基礎,其可變現凈值=52×5-10=250(萬元),因其成本為280萬元,所以賬面價值為250萬元。
【例題12·單選題】2010年12月26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雙方約定,2011年3月20日,甲公司應按每臺50萬元的價格向乙公司提供B產品6臺。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還沒有生產該批B產品,但持有的庫存C材料專門用于生產該批B產品6臺,其賬面價值(成本)為185萬元,市場銷售價格總額為182萬元。將C材料加工成B產品尚需發生加工成本120萬元,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2010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變現凈值為( )萬元。
A.300 B.182 C.180 D.185
【答案】C
【解析】由于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規定,B產品的銷售價格已由銷售合同約定,甲公司還未生產,但持有庫存C材料專門用于生產該批B產品,且可生產的B產品的數量不大于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計算該批C材料的可變現凈值時,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B產品的銷售價格總額300萬元(50×6)作為計量基礎。C材料的可變現凈值=300-120=180(萬元)。
、谌绻髽I持有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凈值,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例題13·判斷題】持有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凈值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計算基礎。( )(2010年考題)
【答案】×
【解析】企業持有的存貨數量若超出銷售合同約定的數量,則超出的部分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以一般市場價格為基礎進行確定。
、蹧]有銷售合同約定的存貨,但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變現凈值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即市場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苡糜诔鍪鄣牟牧系,應以市場價格作為其可變現凈值的計量基礎。這里的市場價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場銷售價格。
【例題14·單選題】2010年,東方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決定停止生產丙產品。為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決定將原材料中專門用于生產丙產品的外購D材料全部出售,2010年12月31日其成本為200萬元,數量為10噸。據市場調查,D材料的市場銷售價格為10萬元/噸,同時銷售10噸D材料可能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稅金1萬元。2010年12月31日D材料的賬面價值為( )萬元。
A.99 B.100 C.90 D.200
【答案】A
【解析】2010年12月31日D材料的可變現凈值=10×10-1=99(萬元),成本為200萬元,所以賬面價值為99萬元。
可變現凈值中估計售價的確定方法如下圖所示:
(4)材料期末計量特殊考慮
、賹τ谟糜谏a而持有的材料等(如原材料、在產品、委托加工材料等),如果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預計高于成本,則該材料應按照成本計量。其中,“可變現凈值預計高于成本”中的成本是指產成品的生產成本。
、谌绻牧蟽r格的下降等原因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則該材料應按可變現凈值計量。
材料期末計量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