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如實反映,有據可依。
相關性: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做出評價或者預測。
◆有用,及時。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
縱向可比:同一企業對于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注中予以說明。
橫向可比:不同企業在相同期間發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項,應當采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應用】所有上市公司2007年1月1日執行新企業會計準則。
實質重于形式:
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應用】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視同自有固定資產、售后租回不確認銷售收入、售后回購不確認銷售收入、分期付款購買商品、金融資產的轉讓、長期股權投資中控制、共同控制以及重大影響的判斷、關聯方關系的認定。
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應用】低值易耗品簡化攤銷方法、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相差不大時可以用票面利率核算、單項金額不重大的金融資產可以合并進行減值測試、前期非重大差錯不需要追溯重述、單獨列示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全部費用化、財務報表單獨列報還是合并列報的選擇、報表披露。
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2011年判斷題】
謹慎性的應用并不允許企業設置秘密準備。
【應用】減值準備的計提、加速折舊方法的選擇、預計負債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以未來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進行確認、無法估計銷售退回可能性的銷售不確認收入。
◆為調節利潤計提減值準備屬于濫用會計政策,不是謹慎性要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