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資產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特征:
①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2009年單選題】
◆如應收賬款預計無法收回的。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則應該計提壞賬準備,不再作為資產在報表上反映。
②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企業擁有實際控制權。所以可以確認為資產。
③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企業簽訂的合同,在半年后購買產品,在簽訂合同時不確認資產。
負債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特征:
①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義務分為現時義務和潛在義務。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又可分為法定義務和推定義務;潛在義務是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義務,具有不確定性。
②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③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所有者權益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
構成: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和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留存收益:主要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收入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①收入應當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區別于利得,利得是非日常活動產生的。
②收入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入,該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該流入也不包括利得。
③收入應當最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費用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①費用應當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區別于損失,損失是非日常活動形成的。
②費用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而且該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利潤;
◆該流出也不包括損失。
③費用應當最終會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利潤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構成:
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反映的是企業日常活動的業績。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反映的是企業非日常活動的業績。
會計要素計量屬性:
計量屬性的選擇:
企業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在某些情況下,準則允許采用其他計量屬性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
【提示】會計計量屬性的考核近年來也有應用化的傾向,不再局限于文字描述性題目,而是給出業務事項來判斷計量屬性的選擇,既考核計量屬性的內涵,又考核業務事項的會計核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