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首發】2016初級會計職稱新教材變化,免費預約>>
1、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如何區分?
長期股權投資分為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初始計量確定的是初始投資成本,區分企業合并方式取得和非企業合并方式取得,其中企業合并方式下包括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來確定初始投資成本,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和非企業合并方式下按照支付的合并對價公允價值來確定;后續計量確定的是入賬價值,需要根據持股比例和控制程度區分采用權益法還是成本法。
入賬價值和初始投資成本不是一個概念,成本法下入賬價值等于初始投資成本,權益法下入賬價值的確定需要比較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份額來確定,前者大于后者不需要調整,前者小于后者的話,需要調增初始投資成本。
2、如何確定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1)先看核算的對象屬于資產類還是負債類;
(2)再計算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
賬面價值是會計上承認的價值,就是按照會計上的處理原則計算出來的價值;計稅基礎是稅法上承認的價值,就是按照稅法上的處理原則計算出來的價值。
比如:2010年12月31日購入一項固定資產原價是100,會計上預計使用年限是10年,稅法上預計使用年限是5年,會計和稅法上都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計算2011年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
賬面價值=100-100/10=90
計稅基礎=100-100/5=80
(3)比較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的大小確定屬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負債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
接上題:固定資產屬于資產,它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所以確定產生的是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金額是10。
3、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為何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對于研發支出形成無形資產的部分,如果符合稅法加計扣除的條件,則由于稅法允許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計算每期攤銷額,即計稅基礎為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150%,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由于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于企業合并交易,同時在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所以按照所得稅準則的規定,不確認有關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
解釋①:“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在確認無形資產時的分錄是:借:無形資產,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在此分錄中既沒有影響會計利潤,也沒有影響應納稅所得;而不是說在無形資產使用過程中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攤銷、減值等原因必定會影響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
解釋②:之所以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因為:由于無形資產確認時不影響利潤和應交所得稅,所以如果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則對應科目就不應當是所得稅費用。又由于它不是合并業務,對應科目也不能是商譽;又由于它不對所有者權益產生影響,所以對應科目也不能是資本公積;那么對應科目只對是無形資產本身,分錄是:借:遞延所得稅資產,貸:無形資產。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