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固定資產的成本,是指企業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這些支出包括直接發生的價款、相關稅費、運雜費、包裝費和安裝成本等,也包括間接發生的,如應承擔的借款利息、外幣借款折算差額以及應分攤的其他間接費用。
外購固定資產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外購固定資產分為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兩類。
【提示】員工培訓費應計入當期損益。
1.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相關支出直接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外購固定資產的核算如下圖所示:
【例題•單選題】甲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一套需安裝的生產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3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1萬元,自行安裝領用材料20萬元,發生安裝人工費5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設備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轉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320 B.351 C.376 D.325
【答案】D
【解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可以抵扣,不計入設備成本,安裝過程中領用材料的增值稅可以抵扣,不計入設備成本,所以設備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轉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300+20+5=325(萬元)。
3.外購固定資產的其他情形
(1)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例題•判斷題】企業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將該款項按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占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
【答案】√
【解析】企業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2)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攤銷金額除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外,均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例題•判斷題】企業購入不需要安裝的生產設備,購買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的,應當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其成本。( )
【答案】√
【例題】A公司2014年1月1日從C公司購入N型機器作為固定資產使用,該機器已收到,不需安裝。購貨合同約定,N型機器的總價款為2 000萬元,分3年支付, 2014年12月31日支付1 000萬元,2015年12月31日支付600萬元, 2016年12月31日支付400萬元。假定A公司3年期銀行借款年利率為6%。
已知:(P/F,6%,1)=0.9434;(P/F,6%,2)=0.8900;
(P/F,6%,3)=0.8396。
要求:編制購入固定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支付長期應付款的會計分錄。
【答案】
2014年1月1日
固定資產入賬價值=1 000×0.9434+600×0.8900+400×0.8396=1 813.24(萬元)
長期應付款入賬價值為2 000萬元
未確認融資費用=2 000-1 813.24=186.76(萬元)
借:固定資產 1 813.24
未確認融資費用 186.76
貸:長期應付款 2 000
2014年12月31日
【提示】“未確認融資費用”是“長期應付款”的備抵科目,“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的借方余額,會減少“長期應付款”賬面價值。
本期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期初應付本金余額×實際利率
=(期初長期應付款余額-期初未確認融資費用余額)×實際利率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2 000-186.76 )×6% =108.79 (萬元)
借:財務費用 108.79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08.79
借:長期應付款 1 000
貸:銀行存款 1 000
2015年12月31日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2 000-1 000)-(186.76-108.79)]×6%=55.32(萬元)
借:財務費用 55.32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55.32
借:長期應付款 600
貸:銀行存款 600
2016年12月31日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186.76-108.79-55.32=22.65(萬元)
借:財務費用 22.65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2.65
借:長期應付款 400
貸:銀行存款 400
自行建造固定資產
1.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企業通過自營方式建造的固定資產,其入賬價值應當按照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確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機械施工費等。
企業為建造固定資產準備的各種物資,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裝的設備以及為生產準備的工器具等,通過“工程物資”科目進行核算。工程物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運輸費、保險費等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資,如轉作本企業庫存材料的,按其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轉作企業的庫存材料。
盤盈、盤虧、報廢、毀損的工程物資凈損益的會計處理如下圖所示:
所建造的固定資產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當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日起,根據工程預算、造價或者工程實際成本等,按暫估價值轉入固定資產,并按有關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規定,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手續后再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例題•判斷題】按暫估價值入賬的固定資產在辦理竣工結算后,企業應當根據暫估價值與竣工結算價值的差額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金額。( )
【答案】×
【解析】按暫估價值入賬的固定資產在辦理竣工決算后,應當按照暫估價值與竣工決算價值的差額調整入賬價值,但是不需要調整已經計提的折舊金額。
高危行業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提取的安全生產費,應當計入相關產品的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記入“專項儲備”科目。企業使用提取的安全生產費時,屬于費用性支出的,直接沖減專項儲備。企業使用提取的安全生產費形成固定資產的,應當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歸集所發生的支出,待安全項目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確認為固定資產;同時,按照形成固定資產的成本沖減專項儲備,并確認相同金額的累計折舊。該固定資產在以后期間不再計提折舊。
【提示】“專項儲備”科目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其他綜合收益”和“盈余公積”之間增設“專項儲備”項目反映。
提取安全 費用時 |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或當期損益) 貸:專項儲備 |
使用提取的安全費用時 |
(1)屬于費用性支出,直接沖減專項儲備 借:專項儲備 貸:銀行存款 (2)形成固定資產的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借:專項儲備 貸:累計折舊 |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