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固定資產的成本,是指企業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這些支出包括直接發生的價款、相關稅費、運雜費、包裝費和安裝成本等,也包括間接發生的,如應承擔的借款利息、外幣借款折算差額以及應分攤的其他間接費用。
外購固定資產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外購固定資產分為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兩類。
【提示】員工培訓費應計入當期損益。
1.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相關支出直接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外購固定資產的核算如下圖所示:
【例題•單選題】甲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一套需安裝的生產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3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1萬元,自行安裝領用材料20萬元,發生安裝人工費5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設備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轉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320 B.351 C.376 D.325
【答案】D
【解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可以抵扣,不計入設備成本,安裝過程中領用材料的增值稅可以抵扣,不計入設備成本,所以設備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轉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300+20+5=325(萬元)。
3.外購固定資產的其他情形
(1)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例題•判斷題】企業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將該款項按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占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
【答案】√
【解析】企業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2)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攤銷金額除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外,均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例題•判斷題】企業購入不需要安裝的生產設備,購買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的,應當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其成本。( )
【答案】√
【例題】A公司2014年1月1日從C公司購入N型機器作為固定資產使用,該機器已收到,不需安裝。購貨合同約定,N型機器的總價款為2 000萬元,分3年支付, 2014年12月31日支付1 000萬元,2015年12月31日支付600萬元, 2016年12月31日支付400萬元。假定A公司3年期銀行借款年利率為6%。
已知:(P/F,6%,1)=0.9434;(P/F,6%,2)=0.8900;
(P/F,6%,3)=0.8396。
要求:編制購入固定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支付長期應付款的會計分錄。
【答案】
2014年1月1日
固定資產入賬價值=1 000×0.9434+600×0.8900+400×0.8396=1 813.24(萬元)
長期應付款入賬價值為2 000萬元
未確認融資費用=2 000-1 813.24=186.76(萬元)
借:固定資產 1 813.24
未確認融資費用 186.76
貸:長期應付款 2 000
2014年12月31日
【提示】“未確認融資費用”是“長期應付款”的備抵科目,“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的借方余額,會減少“長期應付款”賬面價值。
本期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期初應付本金余額×實際利率
=(期初長期應付款余額-期初未確認融資費用余額)×實際利率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2 000-186.76 )×6% =108.79 (萬元)
借:財務費用 108.79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08.79
借:長期應付款 1 000
貸:銀行存款 1 000
2015年12月31日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2 000-1 000)-(186.76-108.79)]×6%=55.32(萬元)
借:財務費用 55.32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55.32
借:長期應付款 600
貸:銀行存款 600
2016年12月31日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186.76-108.79-55.32=22.65(萬元)
借:財務費用 22.65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2.65
借:長期應付款 400
貸:銀行存款 400
自行建造固定資產
1.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企業通過自營方式建造的固定資產,其入賬價值應當按照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確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機械施工費等。
企業為建造固定資產準備的各種物資,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裝的設備以及為生產準備的工器具等,通過“工程物資”科目進行核算。工程物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運輸費、保險費等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資,如轉作本企業庫存材料的,按其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轉作企業的庫存材料。
盤盈、盤虧、報廢、毀損的工程物資凈損益的會計處理如下圖所示:
所建造的固定資產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當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日起,根據工程預算、造價或者工程實際成本等,按暫估價值轉入固定資產,并按有關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規定,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手續后再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例題•判斷題】按暫估價值入賬的固定資產在辦理竣工結算后,企業應當根據暫估價值與竣工結算價值的差額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金額。( )
【答案】×
【解析】按暫估價值入賬的固定資產在辦理竣工決算后,應當按照暫估價值與竣工決算價值的差額調整入賬價值,但是不需要調整已經計提的折舊金額。
高危行業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提取的安全生產費,應當計入相關產品的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記入“專項儲備”科目。企業使用提取的安全生產費時,屬于費用性支出的,直接沖減專項儲備。企業使用提取的安全生產費形成固定資產的,應當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歸集所發生的支出,待安全項目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確認為固定資產;同時,按照形成固定資產的成本沖減專項儲備,并確認相同金額的累計折舊。該固定資產在以后期間不再計提折舊。
【提示】“專項儲備”科目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其他綜合收益”和“盈余公積”之間增設“專項儲備”項目反映。
提取安全 費用時 |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或當期損益) 貸:專項儲備 |
使用提取的安全費用時 |
(1)屬于費用性支出,直接沖減專項儲備 借:專項儲備 貸:銀行存款 (2)形成固定資產的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借:專項儲備 貸:累計折舊 |
【教材例3-2】甲公司是一家煤礦企業,依據開采的原煤產量按月提取安全生產費,提取標準為每噸10元,假定每月原煤產量為70 000噸。20×9年7月8日,經有關部門批準,該企業購入一批需要安裝的用于改造和完善礦井運輸的安全防護設備,價款為2 000 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340 000元,安裝過程中支付人工費300 000元,7月28日安裝完成。20×9年7月30日,甲公司另支付安全生產檢查費150 000元。假定20×9年6月30日,甲公司“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余額為50 000 000元。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企業按月提取安全生產費
借:生產成本 700 000
貸: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 700 000
(2)購置安全防護設備
借:在建工程——××設備 2 0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0 000
貸:銀行存款 2 340 000
借:在建工程——××設備 300 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300 000
借:應付職工薪酬 300 000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300 000
借:固定資產——××設備 2 300 000
貸:在建工程——××設備 2 300 000
借: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 2 300 000
貸:累計折舊 2 300 000
(3)支付安全生產檢查費
借: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 150 000
貸:銀行存款 150 000
【例題•單選題】甲企業是一家煤礦企業,依據開采的原煤產量按月提取安全生產費,提取標準為每噸20元,假定每月原煤產量為20萬噸。2016年5月26日,經有關部門批準,甲企業購入一批需要安裝的用于改造和完善礦井運輸的安全防護設備,價款為10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稅額為17萬元,安裝過程中領用原材料10萬元,支付人工費用12萬元,設備預計于2016年6月10日安裝完成,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甲企業于2016年5月份支付安全生產設備檢查費20萬元。假定2016年5月1日,甲企業“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科目余額為200萬元。不考慮相關稅費等其他因素,2016年6月30日,甲企業“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科目余額為( )萬元。
A.680
B.720
C.858
D.600
【答案】C
【解析】2016年6月30日,甲企業“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余額=200+20×20×2-20-(100+10+12)=858(萬元)。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企業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其成本由建造該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包括發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裝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攤計入各固定資產價值的待攤支出。
待攤支出是指在建設期間發生的,不能直接計入某項固定資產價值、而應由所建造固定資產共同負擔的相關費用,包括為建造工程發生的管理費、可行性研究費、臨時設施費、公證費、監理費、應負擔的稅金、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建設期間發生的工程物資盤虧、報廢及毀損凈損失,以及負荷聯合試車費等。
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如下圖所示:
待攤支出分攤率=累計發生的待攤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裝工程支出)×100%
××工程應分配的待攤支出=(××工程的建筑工程支出+××工程的安裝工程支出)×待攤支出分攤率
【教材例3-3】甲公司是一家化工企業,20×9年1月經批準啟動硅酸鈉項目建設工程,整個工程包括建造新廠房和冷卻循環系統以及安裝生產設備等3個單項工程。20×9年2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合同,將該項目出包給乙公司承建。根據雙方簽訂的合同,建造新廠房的價款為 6 000 000元,建造冷卻循環系統的價款為4 000 000元,安裝生產設備需支付安裝費用500 000元。建造期間發生的有關經濟業務如下:
(1)20×9年2月10日,甲公司按合同約定向乙公司預付10%備料款1 000 000元,其中廠房600 000元,冷卻循環系統400 000元。
(2)20×9年8月2日,建造廠房和冷卻循環系統的工程進度達到50%,甲公司與乙公司辦理工程價款結算5 000 000元,其中廠房3 000 000
元,冷卻循環系統2 000 000元。甲公司抵扣了預付備料款后,將余款通過銀行轉賬付訖。
(3)20×9年10月8日,甲公司購入需安裝的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4 50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765 000元,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
(4)2×10年3月10日,建筑工程主體已完工,甲公司與乙公司辦理工程價款結算5 000 000元,其中,廠房3 000 000元,冷卻循環系統2 000 000元,款項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
(5)2×10年4月1日,甲公司將生產設備運抵現場,交乙公司安裝。
(6)2×10年5月10日,生產設備安裝到位,甲公司與乙公司辦理設備安裝價款結算500 000元,款項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
(7)整個工程項目發生管理費、可行性研究費、監理費共計300 000元,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
(8)2×10年6月1日,完成驗收,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甲公司的財務處理如下:
(1)20×9年2月10日,預付備料款
借:預付賬款——乙公司 1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1 000 000
(2)20×9年8月2日,辦理工程價款結算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建筑工程——廠房 3 000 000
——冷卻循環系統 2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4 000 000
預付賬款——乙公司 1 000 000
(3)20×9年10月8日,購入設備
借:工程物資——××設備 4 5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65 000
貸:銀行存款 5 265 000
(4)2×10年3月10日,辦理建筑工程價款結算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建筑工程——廠房 3 000 000
——冷卻循環系統 2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5 000 000
(5)2×10年4月1日,將設備交乙公司安裝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安裝工程——××設備 4 500 000
貸:工程物資——××設備 4 500 000
(6)2×10年5月10日,辦理安裝工程價款結算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安裝工程——××設備 500 000
貸:銀行存款 500 000
(7)支付工程發生的管理費、可行性研究費、監理費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待攤支出 300 000
貸:銀行存款 300 000
(8)結轉固定資產
、儆嬎惴謹偞龜傊С
待攤支出分攤率=300 000÷(6 000 000+4 000 000+ 4 500 000+500 000)×100%=2%
廠房應分攤的待攤支出=6 000 000×2%=120 000(元),
冷卻循環系統應分攤的待攤支出=4 000 000×2%=80 000(元),
安裝工程應分攤的待攤支出=(4 500 000+500 000)×2%=100 000(元),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建筑工程——廠房 120 000
——冷卻循環系統 80 000
——安裝工程——××設備 100 000
貸:在建工程——乙公司——待攤支出 300 000
、谟嬎阃旯す潭ㄙY產的成本
廠房的成本=6 000 000+120 000=6 120 000(元)
冷卻循環系統的成本=4 000 000+80 000=4 080 000(元)
生產設備的成本=(4 500 000+500 000)+100 000=5 100 000(元)
借:固定資產——廠房 6 120 000
——冷卻循環系統 4 080 000
——××設備 5 100 000
貸:在建工程——乙公司——建筑工程——廠房 6 120 000
——冷卻循環系統 4 080 000
——安裝工程——××設備 5 100 000
租入固定資產
如果一項租賃在實質上沒有轉移與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那么該項租賃應認定為經營租賃。在經營租賃方式下,由于與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在實質上沒有轉移給承租企業,因此,承租企業不需承擔租賃資產的主要風險,其會計處理比較簡單,不需將所取得的租入資產的使用權資本化,相應地,也不必將所承擔的付款義務確認為負債。
【教材例3-4】20×9年1月1日,甲公司從乙租賃公司采用經營租賃方式租入一臺辦公設備。租賃合同規定:租賃期開始日為20×9年1月1日,租賃期為3年,租金總額為270 000元,租賃開始日,甲公司先預付租金200 000元,第3年年末再支付租金70 000元;租賃期滿,乙租賃公司收回辦公設備。假定甲公司在每年年末確認租金費用,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9年1月1日,預付租金
借:預付賬款——乙租賃公司 200 000
貸:銀行存款 200 000
(2)20×9年12月31日,確認本年租金費用
借:管理費用 90 000
貸:預付賬款——乙租賃公司 90 000
確認租金費用時,不能依據各期實際支付的租金的金額來確定,而應采用直線法分攤確認,此項租賃租金總額270 000元,按直線法計算,每年分攤的租金費用為90 000元。
(3)2×10年12月31日,確認本年租金費用
借:管理費用 90 000
貸:預付賬款——乙租賃公司 90 000
(4)2×11年12月31日,支付第3期租金并確認本年租金費用
借:管理費用 90 000
貸:銀行存款 70 000
預付賬款——乙租賃公司 20 000
【例題•判斷題】如果一項租賃在實質上沒有轉移與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那么該項租賃應認定為經營租賃。( )
【答案】√
(四)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
1.接受固定資產投資
借: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實收資本(在注冊資本中享有的份額)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執行相關準則。
(五)存在棄置費用的固定資產
對于這些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企業應當按照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相關固定資產成本。石油天然氣開采企業應當按照油氣資產的棄置費用現值計入相關油氣資產成本。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預計負債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實際發生的建造成本)
預計負債(棄置費用的現值)
借:財務費用(每期期初預計負債的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貸:預計負債
借:預計負債
貸:銀行存款等(發生棄置費用支出時)
【提示1】存在棄置費用時需要將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提示2】棄置費用最終發生的金額(終值)與當時入賬的價值(現值)之間的差額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金額作為每年的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提示3】一般工商企業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報廢清理費用不屬于棄置費用,應當在發生時作為固定資產的處置費用處理。
【例題•單選題】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建造了一座核電站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并投入使用,累計發生的資本化支出為210 000萬元。當日,甲公司預計該核電站在使用壽命屆滿時為恢復環境發生棄置費用10 000萬元,其現值為8 200萬元。該核電站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200 000
B.210 000
C.218 200
D.220 000
【答案】C
【解析】企業應將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相關固定資產的成本,故該項固定資產(核電站)的入賬價值=210 000+8 200=218 200(萬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