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歷年真題精選匯總
第6章 收益與分配管理
歷年考題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2011年)某公司月成本考核例會上,各部門經理正在討論、認定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的責任部門。根據你的判斷,該責任部門應是( )。
A.生產部門
B.銷售部門
C.供應部門
D.管理部門
【答案】A
【解析】直接人工效率差異是效率差異,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技術狀況、工作環境和設備條件的好壞等,都會影響直接人工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責任還是在生產部門,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
2.(2011年)某公司非常重視產品定價工作,公司負責人強調,產品定價一定要正確反映企業產品的真實價值消耗和轉移,保證企業簡單再生產的繼續進行。在下列定價方法中,該公司不宜采用的是( )。
A.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
B.制造成本定價法
C.保本點定價法
D.目標利潤定價法
【答案】B
【解析】制造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等發生的直接費用支出,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由于它不包括各種期間費用,因此不能正確反映企業產品的真實價值消耗和轉移。利用制造成本定價不利于企業簡單再生產的繼續進行,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B。
3.(2011年)股利的支付可減少管理層可支配的自由現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管理層的過度投資或在職消費行為。這種觀點體現的股利理論是( )。
A.股利無關理論
B.信號傳遞理論
C.“手中鳥”理論
D.代理理論
【答案】D
【解析】代理理論認為股利政策有助于緩解管理者與股東之間的代理沖突。股利的支付能夠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首先,股利的支付減少了管理者對自由現金流量的支配權,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管理者的過度投資或在職消費行為(所以選項D的說法正確),從而保護外部投資者的利益;其次,較多的現金股利發放,減少了內部融資,導致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尋求外部融資,從而公司將接受資本市場上更多的、更嚴格的監督,這樣便能通過資本市場的監督減少代理成本。
4.(2011年)下列關于成本動因(又稱成本驅動因素)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成本動因可作為作業成本法中的成本分配的依據
B.成本動因可按作業活動耗費的資源進行度量
C.成本動因可分為資源動因和生產動因
D.成本動因可以導致成本的發生
【答案】C
【解析】成本動因亦稱成本驅動因素,是指導致成本發生的因素,所以選項D的說法正確;成本動因通常以作業活動耗費的資源來進行度量,所以選項B的說法正確;在作業成本法下,成本動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據,所以選項A的說法正確;成本動因又可以分為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5.(2010年)約束性固定成本不受管理當局短期經營決策行動的影響。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企業約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
A.廠房折舊
B.廠房租金支出
C.高管人員基本工資
D.新產品研究開發費用
【答案】D
【解析】約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當局的短期(經營)決策行動不能改變其具體數額的固定成本。例如:保險費、房屋租金、管理人員的基本工資等。新產品的研究開發費用是酌量性固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