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不定項選擇題 |
第 7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D
【解析】原產于未與我國共同適用最惠國待遇條款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的進口貨物,適用普通稅率。
2.
【答案】B
【解析】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包括貨價以及貨物運抵我國關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包裝費,運輸費,保險費等其他勞務費;不包括境內運費。在貨物成交過程中,進口人在成交價格外另支付給賣方的傭金,應計入成交價格。該批貨物的關稅完稅價格=30000+5000+3000+2000=40000(元)。
3.
【答案】C
【解析】納稅人委托施工企業建設的房屋,從辦理驗收手續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
4.
【答案】B
【解析】國家機關自用的房產免征房產稅,但其出租的房產,不屬于免稅范圍。應納房產稅=100×12%=12(萬元)。
5.
【答案】A
【解析】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以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差額為計稅依據,交換價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繳納契稅,所以本題中用于交換的住房由張某按照差價款15萬元計算繳納契稅,應納契稅=15×3%=0.45(萬元);契稅的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承受”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的單位和個人,所以用于抵債的住房由取得房屋權屬的李某繳納契稅,張某不納稅。
6.
【答案】C
【解析】選項AB:房產稅和契稅,實行比例稅率;選項C: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選項D: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
7.
【答案】A
【解析】納稅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予以免征土地增值稅;超過20%的,應按全部增值額繳納土地增值稅。
8.
【答案】B
【解析】火電廠廠區圍墻內的用地均應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廠區圍墻外的灰場、輸灰管、輸油(氣)管道、鐵路專用線用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廠區圍墻外的其他用地,應照章征稅。該火電廠2012年應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70+15)×1.2=102(萬元)。
9.
【答案】B
【解析】選項B:對免稅單位無償使用納稅單位的土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納稅單位無償使用免稅單位的土地,納稅單位應照章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10.
【答案】D
【解析】應繳納車船稅=5×480+3×10×30=3300(元)。
11.
【答案】D
【解析】機動船舶以凈噸位每噸為計稅依據。
12.
【答案】B
【解析】財產租賃合同以租賃金額為計稅依據,則A公司應納印花稅=210000×1‰=210(元)。
13.
【答案】A
【解析】合同的當事人甲企業和乙企業是印花稅的納稅人,不包括合同的擔保人、證人和鑒定人。
14.
【答案】D
【解析】選項AB免征印花稅;選項C不征收印花稅。
15.
【答案】B
【解析】人造石油不屬于資源稅的征稅范圍,不征收資源稅。
16.
【答案】D
【解析】納稅人以自產的液體鹽加工固體鹽,按固體鹽稅額征稅,以加工的固體鹽數量為課稅數量。納稅人以外購的液體鹽加工成固體鹽,其加工固體鹽所耗用液體鹽的已納稅額準予抵扣。該鹽場當月應繳納資源稅=12000×30-10000×5=310000(元)=31(萬元)。
17.
【答案】B
【解析】開采原煤銷售的,以銷售數量為課稅數量。用原煤連續加工洗煤的,對于連續加工前無法正確計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可按加工產品洗煤的綜合回收率,將洗煤實際銷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數量,以此作為課稅數量。原煤的課稅數量=2000+350÷70%=2500(噸),該煤礦當月應繳納資源稅=2500×1.2=3000(元)。
18.
【答案】C
【解析】城市維護建設稅的計稅依據為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稅額,不包括繳納的房產稅。該化妝品生產企業當月應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32300+60000)×(7%+3%)=9230(元)。
19.
【答案】C
【解析】船舶噸稅采用定額稅率。
20.
【答案】A
【解析】該非機動駁船負責人應繳納船舶噸稅=800×12.6×50%=5040(元)。
21.
【答案】B
【解析】納稅人進口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對用于獎勵的5輛摩托車和用于銷售的3輛摩托車,不征收車輛購置稅,則甲公司應繳納車輛購置稅=(300+5+3)×(1+40%)÷(1-10%)÷15×7×10%=22.36(萬元)。
22.
【答案】C
【解析】建設直接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生產設施占用規定的農用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稅。該社會團體應繳納耕地占用稅=8000×10=80000(元)。
23.
【答案】A
【解析】醫院內職工住房占用耕地的,應當征收耕地占用稅。
24.
【答案】D
【解析】煙葉稅的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報納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