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簡答題 |
第 8 頁:綜合題 |
21下列不屬于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是( )。
A.對外地商品設定歧視性收費項目
B.限制外地經營者參加本地招標投標
C.通過頒布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方式限制外地企業與本地企業進行競爭
D.提高對市場上銷售某類所有產品的檢驗標準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行政性壟斷,是指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濫用行政權力、違反法律規定實施的限制市場競爭的行為。具體包括:①行政性強制交易;②行政性限制市場準人;③行政性強制經營者限制競爭。選項A屬于地區封鎖;選項B屬于排斥或限制外地經營者參與本地招標投標;選項c屬于抽象行政性壟斷行為。
22根據《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合伙企業解散時,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60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向清算組申報債權的法定期限是( )。
A.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10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Et起10日內
B.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內
C.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白公告之日起60日內
D.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90日內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合伙企業解散時,清算人自被確定之日起10日內將合伙企業解散事項通知債權人,并于60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內,向清算人申報債權,債權人申報債務,應當說明債權的有關事項并提供證明材料。選項B適用于公司解散、合伙企業解散的情形;選項C適用于個人獨資企業解散的情形。
23某企業2010年度通過民政部門向貧困地區捐贈50萬元,直接向某大學捐款10萬元,均在營業外支出中列支。該企業當年實現利潤總額400萬元,假設不考慮其他納稅調整事項。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該企業2010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 )萬元。
A.400
B.412
C.460
D.435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企業通過民政部門向貧困地區捐贈屬于公益性捐贈,在年度利潤總額的12%以內的部分可以扣除。此題中,扣除標準=400×12%=48(萬元)。應調整應納稅所得額=50-48=2(萬元)。直接向學校的捐款不允許扣除,應該全額調增。應納稅所得額=400+2+10=412(萬元)。
24我國某企業2010年度實現收入總額460萬元,與之相應的扣除項目金額共計438萬元,經稅務機關核定2009年度的虧損額為20萬元。該企業2010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 )。
A.5000元
B.6600元
C.12500元
D.16500元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企業所得稅的計算。2010年度應納稅所得額=460-438-20=2(萬元);應納稅額=20000×25%=5000(元)。
25某位于經濟特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2005年成立且當年獲利,按當時規定,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15%,獲利年度起享受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假定2009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50萬元,則2009年應納企業所得稅為( )萬元。
A.13.5
B.15
C.27
D.37.5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公布前已批準設立的企業,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稅率優惠政策的企業,在新稅法施行后5年內逐步過渡到法定稅率。其中:享受企業所得稅15%稅率的企業,2008年按18%稅率執行,2009年按20%稅率執行,2010年按22%稅率執行,2011年按24%稅率執行,2012年按25%稅率執行。該企業2005年獲利,2009年處于減半期間,可以享受20%減半的稅收優惠。因此該企業2009年應納企業所得稅=150×20%×50%=15(萬元)。
26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委托代理終止的法定情形是( )。
A.代理期間屆滿
B.代理人辭去委托
C.被代理人恢復民事行為能力
D.被代理人撤銷委托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代理相關知識點。根據相關規定,在以下幾種情形發生之一的,屬于委托代理終止:①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選項A);②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代理人辭去委托(選項BD);③代理人死亡;④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⑤作為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終止。由此可知,ABD屬于委托代理終止情形。
27根據合同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情形中,要約沒有發生法律效力的是( )。
A.撤回要約的通知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B.撤銷要約的通知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
C.同意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D.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選項A,要約的撤回是指“不讓要約生效”,因此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比要約先到,至少同時到;選項B,要約的撤銷是指“讓生效的要約失效”,因此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生效后、對方承諾之前到達,盡管選項B可以依法撤銷要約、使之失效,但要約生效在先;選項C,承諾生效、合同成立;選項D,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視為新要約,原要約失效,但原要約生效在先。
28關于抵押制度,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因登記部門的原因致使抵押物進行連續登記的,抵押物第一次登記的日期,視為抵押登記的日期
B.第三人與抵押物所有人為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的共有人的,抵押權的效力不及于抵押人對共有物享有的份額
C.抵押物與其從物為兩個以上的人分別所有時,抵押權的效力不及于抵押物的從物
D.最高額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范圍,不包括抵押物因財產保全、執行程序被查封后或債務人、抵押人破產后發生的債權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選項A,因登記部門的原因致使抵押物進行連續登記的,抵押物第一次登記的日期,視為抵押登記的日期,并依此確定抵押權的順序;選項B,第三人與抵押物所有人為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的共有人的,抵押權的效力及于抵押人對共有物享有的份額;選項C,押權設定前為抵押物的從物的,抵押權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從物。但是,抵押物與其從物兩個以上的人分別所有時,抵押權的效力不及于抵押物的從物,選項D,最高額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范圍,不包括抵押物因財產保全、執行程序被查封后或債務人、抵押人破產后發生的債權。
29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增值稅視同銷售行為的是( )。
A.將自產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
B.將自產的貨物用于投資
C.將購買的貨物用于捐贈
D.將自建的廠房對外轉讓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增值稅視同銷售的范圍。選項A、B、C視同銷售,應繳納增值稅;選項D應繳納營業稅。
30境外甲企業在我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2012年8月,甲企業向我國居民納稅人乙公司轉讓了一項配方,取得轉讓費1000萬元,甲企業就該項轉讓費所得應向我國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為( )萬元。
A.250
B.200
C.150
D.100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非居民企業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的計算相關知識點。根據相關規定,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其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因此,應納企業所得稅為100萬元,計算方式為:1000×10%=100(萬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