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7 頁:綜合題 |
第 8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9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0 頁:判斷題答案 |
第 11 頁:計算分析題答案 |
第 13 頁:綜合題答案 |
四、計算分析題
1.甲公司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1年與投資相關的交易資料如下:
(1)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500萬元從乙公司處取得A公司10%的股份,對A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A公司的股份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甲公司將其劃分為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取得該項投資時另支付交易費用1萬元。甲公司支付的款項中包括A已宣告但尚未分配的現金股利10萬元。
(2)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其生產的一批產品換取丙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份,能夠對B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甲公司該批產品的成本為500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當日該批商品的公允價值為1200萬元。B公司當日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
(3)2011年3月1日,甲公司與丁公司共同投資設立了C公司。甲公司以銀行存款600萬元出資,丁公司以一處廠房出資。甲公司持有C公司注冊資本的50%,能夠與丁公司共同控制C公司。
(4)2011年4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000萬元、一項專利權和一臺機器設備從戊公司處取得D公司80%的股權,能夠控制戊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當日甲公司專利權的賬面原價為1000萬元,已計提攤銷3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當日的公允價值為800萬元;機器設備的賬面原價為2000萬元,已計提折舊5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當日的公允價值為1300萬元。相關手續于當日辦理完畢。在此之前,甲公司、戊公司和D公司不具有關聯方關系。
要求:不考慮其他因素,根據上述資料計算甲公司各項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2.甲公司2011年1月10日開始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2012年1月1日達到預定用途。其中研究階段發生職工薪酬60萬元、計提專用設備折舊40萬元;進入開發階段后,相關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前發生職工薪酬50萬元、計提專用設備折舊3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后發生職工薪酬200萬元、計提專用設備折舊100萬元。甲公司對該項無形資產采用直線法計提攤銷,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0。2014年12月31日,由于市場條件發生了變化,需要對該項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減值測試的結果表明,該項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18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170萬元。計提減值后,該項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縮短為8年,攤銷方法和預計凈殘值均未發生變化。
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
要求:
(1)計算研發過程中應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和應予以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金額,并做出相應的會計處理。
(2)計算甲公司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每年應計提的攤銷額,并確定該項無形資產在2014年年末是否發生了減值,如發生減值,做出相應的會計處理。
(3)計算甲公司該項無形資產2015年應計提的攤銷額。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3.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2011年3月10日,甲公司與乙公司進行協商,甲公司以一批產品、投資性房地產與乙公司的機器設備和無形資產進行交換。甲公司該批產品的賬面成本為600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當日的公允價值為900萬元;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當日的賬面余額為1500萬元(其中成本10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500萬元),公允價值為2000萬元。乙公司機器設備的賬面原價為 000萬元,已計提折舊6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當日的公允價值為1200萬元;無形資產的賬面原價為2000萬元,已計提攤銷400萬元,無減值準備,當日的公允價值為1800萬元。甲公司另支付給乙公司補價151萬元,其中包括由于換出資產和換入資產公允價值不同而支付的補價100萬元,以及換出資產銷項稅額與換入資產進項稅額之間的差額51萬元。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甲公司和乙公司對換入的資產均不改變用途,乙公司換入投資性房地產后繼續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判斷該項交換是否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并做出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