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及答案解析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及答案解析 |
第 4 頁:判斷題及答案解析 |
第 5 頁:計算分析題及答案解析 |
第 7 頁:綜合題及答案解析 |
五、綜合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8分,第2小題15分,共33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38甲公司為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機器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所得稅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假定未來期間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于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除研發支出形成的無形資產外,甲公司其他相關資產的初始入賬價值等于計稅基礎,且折舊或攤銷方法、折舊或攤銷年限均與稅法規定相同。甲公司按照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甲公司2012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于2013年5月31日完成,2012年度財務報告經董事會批準于2013年3月31日對外報出。
2013年3月1日,甲公司財務總監對2012年度的下列有關資產業務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1)甲公司2012年發生了950萬元廣告費支出,發生時已作為銷售費用計人當期損益。稅法規定,該類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允許當期稅前扣除,超過部分允許向以后年度結轉稅前扣除。甲公司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
該暫時性差異符合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但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2)甲公司2012年發生研究開發支出共計50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100萬元,開發階段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120萬元,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280萬元,甲公司當期攤銷無形資產10萬元。
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33.75萬元。
(3)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A生產線發生永久性損害但尚未處置。A生產線賬面原價為3000萬元,累計折舊為2300萬元,此前未計提減值準備,可收回金額為零。A生產線發生的永久性損害尚未經稅務部門認定。
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如下:
①甲公司按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700萬元。
②甲公司對A生產線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4)甲公司于2012年1月2日用銀行存款從證券市場上購人長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20000萬股,并準備長期持有,每股購入價10元,另支付相關稅費600萬元,占長江公司股份的20%,能夠對長江公司施加重大影響。2012年1月2日,長江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等。長江公司2012年實現凈利潤5000萬元,未分派現金股利,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2012年12月31日,長江公司股票每股市價為15元。甲公司將取得的長江公司的股票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甲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00600
貸:銀行存款 2006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994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994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485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4850
(5)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無形資產賬面價值中包括用于生產丙產品的專利技術。該專利技術系甲公司于2012年7月15日購入,人賬價值為120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直線法按月攤銷。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市場上出現更先進的生產丙產品的專利技術,甲公司預計丙產品市場占有率將大幅下滑。甲公司估計該專利技術的可收回金額為600萬元。假定生產的丙產品期末全部形成庫存商品,沒有對外出售。
稅法規定,無形資產的減值準備在發生實質性損失前不允許稅前扣除。
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如下:
①甲公司計算確定該專利技術的累計攤銷額為100萬元,賬面價值為1100萬元。
②甲公司按該專利技術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了無形資產減值準備500萬元。
③甲公司對上述專利技術賬面價值低于計稅基礎的差額,沒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6)2012年12月10日,甲公司將一棟寫字樓對外出租并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出租時該寫字樓的賬面余額為10000萬元,已計提折舊2000萬元(含2012年12月計提的折舊額),出租時公允價值為12000萬元,2012年12月31日,該寫字樓的公允價值為l2200萬元。甲公司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如下:
①2012年12月10日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12000
累計折舊 2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4000
②2012年12月31日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2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③甲公司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050萬元,并確認所得稅費用1050萬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逐項分析、判斷甲公司上述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分別注明該業務及其序號),并簡要說明理由;如不正確,編制有關調整會計分錄(合并編制涉及“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的調整會計分錄)。
【參考答案】請參考解析
【系統解析】
(1)事項(1)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超標的廣告費支出允許向以后年度結轉且稅前扣除,雖然無賬面價值,但有計稅基礎,符合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調整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0[(950-5000×15%)×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0
(2)事項(2)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280-10=270(萬元),計稅基礎=270×150%=405(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35萬元,但不符合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不能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應將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33.75萬元沖回。
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3.7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33.75
(3)事項(3)中:
會計處理①正確。
理由:因為固定資產發生永久性損害但尚未處置,所以應按賬面價值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會計處理②不正確。
理由:A生產線發生的永久性損害尚未經稅務部門認定,所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零,計稅基礎為700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金額70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75萬元(700×25%)。
調整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7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75
(4)事項(4)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因能夠對長江公司施加重大影響,應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不能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
調整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006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006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994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99400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24850
貸:資本公積一其他資本公積 24850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損益調整 1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l000(5000×20%)
(5)事項(5)中:
會計處理①不正確。
理由:無形資產當月增加,當月攤銷。所以截至2012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累計攤銷額=1200÷5×6/12=120(萬元),賬面價值=1200-120=1080(萬元)。
調整分錄:
借:庫存商品 20(120—100)
貸:累計攤銷 20會計處理②不正確。
理由:應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080-600=480(萬元)。
調整分錄:
借: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20(500—48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
會計處理③不正確。
理由: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480×25%=120(萬元)。
調整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2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20
(6)事項(6)中:
會計處理①不正確。
理由:將自用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出租日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記入“資本公積一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000
貸:資本公積一其他資本公積4000
會計處理②正確。
理由: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公允價值變動應記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會計處理③不正確。
理由:出租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記入“資本公積一其他資本公積”科目,由此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也應記人“資本公積一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調整分錄:
借:資本公積一其他資本公積 1000 (400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l000
(7)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余額轉入“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科目并調整盈余公積
借: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 1668.7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668.75
借:盈余公積 166.88
貸: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 166.88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