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三、判斷題
1.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認為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和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答案:×
解析: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認為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待辦理完竣工決算手續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2.棄置費用最終發生的金額與計入資產的價值之間的差額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期間平均分攤計入財務費用。()
答案:×
解析:棄置費用最終發生的金額與計入資產的價值之間的差額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期間按照預計負債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確定的利息費用在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
3.固定資產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的,每個完整的會計年度提取的折舊額一定相等。()
答案:×
解析:在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的情況下,每年計提的折舊額是不相等的。
4.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包括工程用物資成本、人工成本、交納的相關稅費、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以及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
答案:√
5.企業采用的折舊方法中,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額時,在固定資產使用初期不考慮凈殘值,只有在最后兩年才考慮凈殘值的影響。()
答案:√
解析:在固定資產使用初期,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的年折舊額是不考慮凈殘值的,只有在最后兩年才考慮其凈殘值的問題。
6.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期間不得轉回。()
答案:√
7.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專業人員服務費和職工培訓費等。()
答案:×
解析:職工培訓費用不屬于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前的必要支出,不計入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
8.固定資產出售計算的銷項稅計入固定資產清理,影響出售的凈損益。()
答案:×
解析:固定資產出售計算的銷項稅不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增值稅屬于價外稅,不計入固定資產處置損益。
9.企業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
答案:√
10.雙倍余額遞減法下每期計提的折舊額都是遞減的。()
答案:×
解析:雙倍余額遞減法屬于加速折舊法,對于雙倍余額遞減法來說其前期折舊額是遞減的,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最后兩年金額相等。
11.企業購置的環保設備應確認為企業的固定資產。()
答案:√
解析:企業購置的環保設備和安全設備等資產,它們的使用雖然不能直接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是有助于企業從相關資產中獲得經濟利益,或者將減少企業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出,因此對于這些設備,企業應將其確認為固定資產。
12.更新改造完成的固定資產仍然按照原折舊方法、使用壽命和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
答案:×
解析:更新改造完成的固定資產按照重新確定的折舊方法、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計提折舊。
13.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答案:√
14.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
答案:×
解析: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15.房屋等建筑物一定可以確認為企業固定資產。()
答案:×
解析:房屋等建筑物一般確認為固定資產,若屬于投資性房地產核算范圍,則應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