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十七章 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政策的是()。
A.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B.會計核算的假設前提條件
C.企業采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D.復式記賬方法
答案:C
解析: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
2.對下列項目的判斷中,屬于會計政策的是()。
A.所得稅費用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
B.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
C.計提壞賬準備的比例
D.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答案:A
解析:對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計提壞賬準備的比例和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判斷均屬于會計估計的內容。
3.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有()。
A.無形資產預計使用年限發生變化而改變攤銷年限
B.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由余額百分比法改為賬齡分析法
C.固定資產經濟利益實現方式發生變化而改變折舊方法
D.兩年前購置了一項具有棄置義務的固定資產,本年年初開始執行新企業會計準則
答案:D
解析:選項AB和C屬于會計估計變更;選項D,新企業會計準則對于具有棄置義務的固定資產,要求將相關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4.2011年年末,甲上市公司發現其所持有的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存在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合理確定,決定從下年起對該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該經濟事項屬于()。
A.會計政策變更
B.會計差錯
C.會計估計變更
D.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答案:A
解析: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變為公允價值模式是會計計量基礎發生變化,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5.下列項目中,屬于會計估計項目的是()。
A.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和凈殘值
B.借款費用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
C.壞賬損失的核算方法
D.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方法
答案:A
解析: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和凈殘值屬于會計估計項目,其他三項屬于會計政策項目。
6.下列根據準則規定發生的變更中,屬于會計估計變更的是()。
A.分期付款取得的固定資產由購買價款改為購買價款現值計價
B.商品流通企業采購費用由計入營業費用改為計入取得存貨的成本
C.將內部研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由計入當期損益改為符合規定條件的確認為無形資產
D.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由10年改為5年
答案:D
解析: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改變屬于會計估計變更。選項A計量屬性發生變更;選項B列報項目發生變更;選項C會計確認發生變更,均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7.會計政策變更時,應遵循的原則是()。
A.必須采用未來適用法
B.在追溯調整法和未來適用法中任選其一
C.必須采用追溯調整法
D.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可以合理確定時應采用追溯調整法,不能合理確定時采用未來適用法
答案:D
8.會計估計變更時,應遵循的原則是()。
A.必須采用未來適用法
B.在追溯調整法和未來適用法中任選其一
C.必須采用追溯調整法
D.會計估計變更累積影響數可以合理確定時應采用追溯調整法,不能合理確定時采用未來適用法
答案:A
9.會計準則規定的會計政策變更采用的追溯調整法,是將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調整()。
A.計入當期損益
B.計入資本公積
C.期初留存收益
D.管理費用
答案:C
10.某企業一臺設備從2009年1月1日開始計提折舊,其原值為65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10萬元,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從2011年起,該企業將該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改為年限平均法,設備的預計使用年限由5年改為4年,設備的預計凈殘值由10萬元改為4元。該設備2011年的折舊額為()萬元。
A.260
B.156
C.115
D.112
答案:C
解析:該事項屬于會計估計變更,采用未來適用法核算。至2010年12月31日該設備的賬面凈值為234萬元[650-650×2/5-(650-650×2/5)×2/5],該設備2011年應計提的折舊額為115萬元[(234-4)÷2]。
11.對本期發生的屬于本期的會計差錯,采取的會計處理方法是()。
A.不作任何調整
B.調整前期相同的相關項目
C.調整本期相關項目
D.直接計入當期凈損益項目
答案:C
解析:企業對于發現屬于當期的會計差錯,應當調整當期相關項目。
12.甲公司發出存貨按先進先出法計價,期末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價。2010年1月1日將發出存貨由先進先出法改為加權平均法。2010年初存貨賬面余額等于賬面價值40萬元,500千克,2010年1月、2月分別購入材料6000千克、3500千克,單價分別為850元、900元,3月5日領用4000千克,用未來適用法處理該項會計政策的變更。則2010年一季度末該存貨的賬面余額為()萬元。
A.540
B.467.5
C.510
D.519
答案:D
解析:單位成本=(400000+6000×850+3500×900)÷(500+6000+3500)=865(元/千克),2010年一季度末該存貨的賬面余額=(500+6000+3500-4000)×865=5190000(元)=519(萬元)。
13.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影響。2011年1月1日對某棟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辦公樓的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模式。該樓2010年12月31日年初賬面價值為6800萬元,未發生減值,變更日的公允價值為8800萬元。該辦公樓在變更日的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相同。則該項變更對期初留存收益的影響金額為()萬元。
A.2000
B.1500
C.-1500
D.0
答案:B
解析: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模式,應將變更日的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金額計入留存收益,故留存收益的影響金額=(8800-6800)×(1-25%)=1500(萬元)。
14.甲公司2011年4月在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批準報出后,發現2009年6月購入的機械設備折舊金額錯誤。該項機械設備2009年應計提折舊的金額為80萬元,2010年應計提折舊的金額為160萬元。而2009年、2010年實際計提的折舊金額均為160萬元。甲公司對此重要會計差錯采用追溯重述法進行會計處理,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則甲公司2011年年初盈余公積應調增的金額是()萬元。
A.8
B.6
C.72
D.54
答案:B
解析:2011年盈余公積應調增的金額=(160×2-80-160)×(1-25%)×10%=6(萬元)。
15.甲公司于2010年1月15日取得一項無形資產價值600萬元,2011年6月7日甲公司發現2010年對該項無形資產僅攤銷了11個月。甲公司2010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已于2011年4月12日批準報出。該事項涉及的金額較大,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事項為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處理
B.該事項為重要會計差錯,采用追溯重述法進行處理
C.該事項為會計政策變更,不需追溯重述,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處理
D.該事項為會計估計變更,不需追溯重述,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處理
答案:B
解析:無形資產當月增加當月開始進行攤銷,所以該項資產在2010年僅攤銷11個月為前期重大會計差錯,應采用追溯重述法進行處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