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7 頁:判斷題 |
第 8 頁:不定項選擇題 |
第 9 頁:答案與解析 |
41.自被中國證監會或者其派出機構認定為不適當人選之日起未逾()年的,不得申請期貨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
A.2
B.3
C.5
D.7
42.因違法違規行為或者出現重大風險被監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托管、接管或者撤銷的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其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自該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被停業整頓、托管、接管或者撤銷之日起未逾()年的,不得申請期貨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
A.2
B.3
C.5
D.7
43.甲欲申請某期貨公司總經理,根據《期貨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規定,甲應當提交()名推薦人的書面推薦意見。
A.2
B.3
C.5
D.7
44.申請人提交境外大學或者高等教育機構學位證書或者高等教育文憑,或者非學歷教育文憑的,應當同時提交()對擬任人所獲教育文憑的學歷學位認證文件。
A.外交部
B.公證機構
C.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
D.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
45.期貨公司任用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報告。
A.2
B.3
C.5
D.7
46.某期貨公司擬任用一批境外人士擔任經理層人員,根據規定,該批境外人士的比例不得超過公司經理層人員總數的()。
A.10%
B.20%
C.30%
D.50%
47.期貨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兼職的,應當自有關情況發生之日起()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報告。
A.3
B.5
C.7
D.15
48.期貨公司按照公司章程等規定臨時決定由符合相應任職資格條件的人員代為履行董事長、總經理、首席風險官職責的,應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報告。
A.3
B.5
C.7
D.15
49.期貨公司對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給予處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報告。
A.3
B.5
C.7
D.10
50.期貨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1年內累計()次被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進行監管談話的,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可以將其認定為不適當人選。
A.3
B.4
C.5
D.6
51.推薦人簽署的意見有虛假陳述的,自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作出認定之日起()年內不再受理該推薦人的推薦意見和簽署意見的年檢登記表,并記人該推薦人的誠信檔案。
A.2
B.3
C.5
D.7
52.申請人或者擬任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任職資格的,應當予以撤銷,對負有責任的公司和人員予以警告,并處以()元以下罰款。
A.3萬
B.5萬
C.10萬
D.20萬
53.期貨從業人員違反有關從業機構的業務管理規定導致重大經濟損失,情節嚴重的,由協會撤銷其期貨從業人員資格并在()拒絕受理從業人員資格申請。
A.6個月
B.1年
C.2年
D.3年或永久
54.期貨從業機構對違反《期貨從業人員執業行為準則》規定的期貨業務輔助人員或其他人員進行處理的,應當在()個工作日內向協會報告。
A.3
B.5
C.7
D.10
55.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在涉及期貨交易的信息尚未公開前,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情節嚴重的,()。
A.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B.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C.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金
D.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金
56.標準倉單充抵保證金的,期貨交易所以充抵日()該標準倉單對應品種最近交割月份期貨合約的結算價為基準計算價值。
A.前一交易日
B.當日
C.下一交易日
D.次日
57.某經營機構于2008年3月20日與客戶王某簽定了一份期貨經紀合同。經查,該機構不具有從事期貨經紀業務的主體資格。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該機構沒有按客戶的交易指令人市交易,則該機構應當返還客戶的保證金但無須賠償客戶的損失
B.如果該機構沒有按客戶的交易指令人市交易,客戶沒有過錯的,則該機構應當返還客戶的保證金但無須賠償客戶的損失
C.如果該機構沒有按客戶的交易指令入市交易,則該機構應當返還客戶的保證金并賠償客戶的損失
D.如果該機構沒有按客戶的交易指令人市交易,客戶沒有過錯的,則該機構應當返還客戶的保證金并賠償客戶的損失
58.在運營過程中,期貨公司應當遵循()結算制度。
A.每日無負債
B.每周無負債
C.每月無負債
D.每年度無負債
59.期貨公司因()提供虛假信息誤導客戶下單,造成客戶經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A.過失
B.重大過失
C.故意
D.故意或者重大過失
60.人民法院審理無效的期貨交易合同糾紛案件時,依據()原則確定當事人的民事責任。
A.無過錯責任
B.過錯責任
C.嚴格責任
D.公平責任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