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要求】
一、績效管理系統設計的基本內容(教材第168頁)
績效管理的設計包括績效管理制度的設計與績效管理程序的設計兩個部分。(2007年5月考試單選題)
績效管理制度是企業單位組織實施績效管理活動的準則和行為的規范。(2007年11月考試單選題)
績效管理制度的設計應當充分體現企業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戰略和策略要求(2007年11月考試單選題),而績效管理程序設計應當從程序、步驟和方法上,切實保障企業績效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貫徹和實施。(2008年5月考試單選題)
二、對績效管理系統的不同認識(教材第168~169頁)
(一)國內專家對績效管理系統的設計,認為成功的績效管理由以下四部分組成:目標設計、過程指導、考核反饋、激勵發展。
(二)國外專家對績效管理系統的設計,認為成功的績效管理由以下四部分組成:指導、激勵、控制、獎勵。(2007年5月考試多選題)
【能力要求】
績效管理總流程的設計,包括5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考評階段、總結階段和應用開發階段。
一、績效管理總流程準備階段(教材第170~174頁)
準備階段是績效管理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需要解決4個基本問題。(2007年5月考試多選題)
1.明確績效管理的對象,以及各個管理層級的關系
正確地回答“誰來考評,考評誰”。
(1)績效管理涉及的5類人員及其對被考評者的評價結果的影響程度。
① 上級考評。一般以上級主管的考評為主,其考評分數對被考評者的評價結果影響很大,約占60%~70%。
② 同級考評。同級的考評占有一定的份額(10%左右),但不會過大。
③ 下級考評。評定結果在總體評價中一般控制在10%左右。
④ 自我考評。評定結果在總體評價中一般控制在10%左右。
⑤ 外部人員考評。在實際考評中,采用
外人考評的形式時,應當慎重考慮。
(2)考評者構成的影響因素。
在設計績效考評的方案時,在被考評者明確的情況下,具體考評者由哪些人組成,取決于3種因素:被考評者的類型、考評的目的、考評指標和標準。
① 如果考評目的是為了培訓和開發人才。就應該在上級考評的同時,進行自我考評和同事考評,讓員工本人和同事積極參與。
② 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績效考評。
企業可能召開由主管主持的,由被考評者即專業人員自己、下級、有關同事,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共同參與的績效考評會議,圍繞技術績效的核心問題一起進行討論。
③ 如果企業的人文環境良好,應采用自我考評與同事考評相結合為主,以上級主管考評為輔的方法。
(3)績效管理的準備階段的任務。
① 明確考評者。
② 明確被考評者。
③ 培訓考評者。
按不同的培訓對象和要求,績效考評者的技能培訓與開發,可分為員工的培訓、一般考評者的培訓、中層干部的培訓、考評者與被考評者的培訓等。
根據績效考評的對象,正確選擇考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