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知識要求 |
第 2 頁:能力要求 |
【知識要求】
一、定員標準的概念及其特點(教材第37頁)
定員標準是由勞動定額定員標準化主管機構批準、發布,在一定范圍內對勞動定員所作的統一規定。勞動定員標準作為勞動定額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勞動定額工作標準,即以人力(活勞動)消耗、占用為對象制定的標準。它具有勞動定額標準的科學性、技術性、先進性、可行性、法定性、統一性等一系列特征。(2007年11月考試多選題)
二、企業定員標準的分級分類(教材第37頁)
(一)企業定員標準的分級
按照管理體制分類方法,企業勞動定員標準可區分為:(2007年5月考試多選題)
1.國家勞動定員標準。
2.行業勞動定員標準。
3.地方勞動定員標準。
4.企業勞動定員標準。
(二)勞動定員標準的分類
1.按定員標準的綜合程度,可區分為:
① 單項定員標準,亦稱詳細定員標準。是以某類崗位、設備、產品或工序和對象制定的標準。(2007年5月考試單選題)
② 綜合定員標準,亦稱概略定員標準。是以某類人員乃至企業全部人員為對象制定的標準。(2007年11月考試單選題)
2.按定員標準的具體形式,可分為:
① 效率定員標準。根據生產任務量、每個勞動者的工作效率、出勤率等因素確定的定員標準。
② 設備定員標準。根據設備性能、生產組織狀況、技術要求、工作范圍、勞動者負荷量等因素確定的定員標準。
③ 崗位定員標準。根據工作崗位的性質和特點、工作流程和任務總量,以及勞動者的負荷量等因素確定的定員標準。
④ 比例定員標準。按與員工總數或某類人員總數的比例,確定另一類人員人數的定員標準。
⑤ 職責分工定員標準。根據生產規模、技術復雜程度、管理方式,以及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要求等因素,按組織機構、職責范圍和業務分工確定的定員標準。
三、編制定員標準的原則(教材第38~40頁)
1.定員標準水平要科學、先進、合理。
2.依據要科學。
3.方法要先進。
4.計算要統一。
5.形式要簡化。
6.內容要協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