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企業的分配制度中,薪酬已不僅僅是工資的代名詞,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簡單的說,工資是人力資源作為勞動而享受的回報,而薪酬是人力資源作為資本享受的回報,薪酬是一種最重要的、最易使用的激勵制度的方法,它是企業對員工為企業所做的貢獻(包括他們實現的績效,付出的努力、時間、學識、技能、經驗和創造)所付給的相應的回報。在員工的心目中,薪酬不僅僅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員工自身的價值,代表企業對員工工作的認同,甚至還代表著員工個人的能力和發展前景。
績效薪酬是經營策略的職能之一,它涉及到經營管理的核心及員工激勵理論的各個方面,受文化、歷史、政治及經濟因素的直接影響。績效薪酬通常是將業績和薪酬聯系起來,目的在于激勵員工更好地工作。績效薪酬從廣義上理解是個人、團隊或公司的業績與薪酬的明確聯系,薪酬依據個人、團隊和企業業績的變化而具有靈活的彈性;其狹義的理解是員工個人的行為和業績與薪酬的聯系,薪酬根據員工的行為表現和業績進行相應的變化,由于員工自身的業績和行為在較大程度能受到自己控制,因此,員工可以控制他們自己薪酬總量水平的高低,從而達到薪酬對員工業績調控的目的。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讓員工發揮出最佳的潛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績效薪酬的內涵一般體現在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上,什么是崗位績效工資制呢?就是以員工被聘上崗的工作崗位為主,根據崗位技術含量、責任大小、勞動強度和環境優劣確定崗級,以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力價位確定工資總量,以職工的勞動成果為依據支付勞動報酬,是勞動制度、人事制度與工資制度密切結合的工資制度。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由崗位工資、年功工資、績效工資、基礎工資和津貼五個單元組成。其特點是從制度上破除了技能工資的潛能性,科學地發揮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職能;減少了平均分配的項目,優化了工資結構,引入了市場機制,使工資分配逐步向市場勞動力價位靠攏,強化了市場機制的基礎調節作用;把員工工資和企業效益捆在一起,使員工和企業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