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結構變量的使用
結構是一個新的數據類型,因此結構變量也可以象其它類型的變量一樣賦值、運算,不同的是結構變量以成員作為基本變量。
結構成員的表示方式為:
結構變量.成員名
如果將"結構變量.成員名"看成一個整體,則這個整體的數據類型與結構中該成員的數據類型相同,這樣就可象前面所講的變量那樣使用。
下面這個例子定義了一個結構變量,其中每個成員都從鍵盤接收數據,然后對結構中的浮點數求和,并顯示運算結果,同時將數據以文本方式存入一個名為wage.dat的磁盤文件中。請注意這個例子中不同結構成員的訪問。
例3:
#include
main()
{
struct{ /*定義一個結構變量*/
char name[8];
int age;
char sex[2];
char depart[20];
float wage1, wage2, wage3, wage4, wage5;
}a;
FILE *fp;
float wage;
char c='Y';
fp=fopen("wage.dat", "w"); /*創(chuàng)建一個文件只寫*/
while(c=='Y'||c=='y') /*判斷是否繼續(xù)循環(huán)*/
{
printf("\nName:");
scanf("%s", a.name); /*輸入姓名*/
printf("Age:");
scanf("%d", &a.wage); /*輸入年齡*/
printf("Sex:");
scanf("%d", a.sex);
printf("Dept:");
scanf("%s", a.depart);
printf("Wage1:");
scanf("%f", &a.wage1); /*輸入工資*/
printf("Wage2:");
scanf("%f", &a.wage2);
printf("Wage3:");
scanf("%f", &a.wage3);
printf("Wage4:");
scanf("%f", &a.wage4);
printf("Wage5:");
scanf("%f", &a.wage5);
wage=a.wage1+a.wage2+a.wage3+a.wage4+a.wage5;
printf("The sum of wage is %6.2f\n", wage);/*顯示結果*/
fprintf(fp, "%10s%4d%4s%30s%10.2f\n", /*結果寫入文件*/
a.name, a.age, a.sex, a.depart, wage);
while(1)
{
printf("Continue?");
c=getche();
if(c=='Y'||c=='y'||c=='N'||c=='n')
break;
}
}
fclose(fp);
}
3.結構數組和結構指針
結構是一種新的數據類型,同樣可以有結構數組和結構指針。
一、結構數組
結構數組就是具有相同結構類型的變量集合。假如要定義一個班級40個同學的姓名、性別、年齡和住址,可以定義成一個結構數組。如下所示:
struct{
char name[8];
char sex[2];
int age;
char addr[40];
}student[40];
也可定義為:
struct string{
char name[8];
char sex[2];
int age;
char addr[40];
};
struct string student[40];
需要指出的是結構數組成員的訪問是以數組元素為結構變量的,其形式為:
結構數組元素.成員名
例如:
student[0].name
student[30].age
實際上結構數組相當于一個二維構造,第一維是結構數組元素,每個元素是一個結構變量,第二維是結構成員。
注意:
結構數組的成員也可以是數組變量。
例如:
struct a
{
int m[3][5];
float f;
char s[20];
}y[4];
為了訪問結構a中結構變量y[2]的這個變量,可寫成
y[2].m[1][4]
相關推薦:計算機等考二級C語言備考:C語言/C++編譯過程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