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數據庫概念設計及數據建模
4.1 數據庫概念設計概述
4.1.1 數據庫概念設計的任務
1、 定義和描述應用領域涉及的數據范圍;
2、 獲取應用領域或問題域的信息模型;
3、 描述清楚數據的屬性特征;
4、 描述清楚數據之間的關系;
5、 定義和描述數據的約束;
6、 說明數據的安全性要求;
7、 支持用戶的各種數據處理需求;
8、 保證信息模型方便地轉換成數據庫的邏輯結構,同時便于用戶理解。
4.1.2 概念設計過程
1、 概念設計的依據:是需求分析階段的文檔,通過對這些文檔的分析理解,構造出信息模型,編寫數據庫概念設計說明書,信息模型和數據庫概念設計說明書是數據庫邏輯設計的依據;
2、 概念設計的基本步驟:
(1) 確定實體集;
(2) 確定聯系和聯系類型;
(3) 建立由信息模型表示的企業模型;
(4) 確定實體集屬性;
(5) 對信息模型優化。
4.2 數據建模方法
1、 數據建模方法的共同特點是:
(1) 能夠真實客觀地描述現實世界中的數據及數據之間的關系;
(2) 組成模型的概念少,語義清楚,容易理解;
(3) 不同概念的語義不重疊,概念無多義性;
(4) 用圖形方式描述數據,數據直觀易懂,有利于數據庫設計者和用戶交流;
(5) 這種數據模型容易轉換成數據庫邏輯設計階段需要的數據結構。
4.3 ER建模方法
4.3.1 基本概念
1、 實體或實例:指客觀存在并可相互區分的事物,可以是一個具體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或概念;
2、 實體集:表示一個現實的和抽象事物的集合,這些事物必須具有相同的屬性或特征。
3、 屬性:用于描述一個實體集的性質和特征;
4、 碼:實體集中能惟一標識每一個實例的屬性或屬性組;
5、 聯系:描述現實世界中實體之間的關系。(1)一對一聯系;(2)一對多聯系;(3)多對多聯系
4.3.2 ER方法語法
1、 ER方法中用矩形框表示實體集,矩形框內寫上實體集的名稱;
2、 ER模型用菱形表示聯系,聯系名寫在菱形框內;
3、 ER模型中實體集的屬性用橢圓或圓角矩形框表示,屬性名字寫在其中。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