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習題
1.1 單項選擇題
1.1.l 信息( )。
a. 是形成知識的基礎 b. 是數據的基礎 c. 是經過加工后的數據 d. 具有完全性
1.1.2 萬維網又稱( )。
a. Internet b. www c. Lxtranet d. Intranet
1.1.3 管理信息是( )。
a. 加工后反映和控制管理活動的數據 b. 客觀世界的實際記錄
c. 數據處理的基礎 d. 管理者的指令
1.1.4 信息化( )。
a. 是推動工業化的動力 b. 是工業化的基礎
c. 代替工業化 d. 向工業化發展
1.1.5 信息管理正在向( )。
a. 決策管理發展 b. 數據管理發展 c. ERP發展 d. 知識管理發展
1.1.6 數據( )。
a. 就是信息 b. 經過解釋成為信息
c. 必須經過加工才成為信息 d. 不經過加工也可以稱作信息
1.1.7 關于客觀事實的信息( )。
a. 必須全部得到才能做決策 b. 有可能全部得到
c. 不可能全部得到 d. 是不分主次的
1.1.8 作業信息系統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
a. 辦公自動化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電子數據處理系統
b. 業務處理系統、過程控制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
c. 執行信息系統、業務處理系統。信息報告系統
d. 戰略信息系統、電子數據處理系統、業務處理系統
1.1.9 數據資料中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 )。
a. 數據資料中數據的多少來確定的 b. 數據資料的多少來確定的
c. 消除不確定程度來確定的 d. 數據資料的可靠程度來確定的
1.1.10 信息( )。
a. 不是商品 b. 就是數據 c. 是一種資源 d. 是消息
1.1.11 計算機輸人的是( )。
a. 數據,輸出的還是數據 b. 信息,輸出的還是信息
c. 數據,輸出的是信息 d. 信息,輸出的是數據
1.1.12 “信息威脅”是指( )。
a. 計算機病毒蔓延 b. 信息的爆炸性增長
c. 敵對勢力利用信息進行攻擊 d. 信息難以計量
1.1.13 信息流是物質流的( )。
a. 定義 b. 運動結果 c. 表現和描述 d. 假設
1.1.14 管理信息系統科學的三要素是( )。
a. 計算機技術、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 b. 管理方法、運籌學和計算機工具
c. 系統的觀點、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應用 d. 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管理工具
1.1.15 按照不同級別管理者對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為以下三級( )。
a. 公司級、工廠級、車間級 b. 工廠級、車間級、工段級
c. 廠級、處級、科級 d. 戰略級、策略級、作業級
1.2 填充題
1.2.1 信息化是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前進的 過程,那時,產品在社會生產中將起主導作用。
1.2.2 信息技術促使傳統的信息管理向 管理發展。
1.2.3 找國當前必須堅持以信息化 工業化,以工業化 信息化的道路。
1.2.4 信息的中心價值是
1.2.5 信息高速公路又稱
1.2.6 信息是關于 的 的知識。
1.2.7 信息按重要性可以分為戰略信息 、 和
1.2.8 信息范圍極廣,氣溫變化屬于 信息,遺傳密碼屬于信息。
1.2.9 信息按照加工順序可分為一次信息 、 信息和 信息等。
1.2.10 數據經過處理仍然是數據,只有經過 才有意義。
1.2.11 戰略信息是關系到 和 問題決策的信息。
1.2.12 信息的時效是指從信息源發送信息,經過接收、加工傳遞和利用所經歷的 及其 。
1.2.13 有關經常業務的決策對信息的需要量很
1.2.14 辦公室自動化的具體功能包括 、 、圖像處理、聲音處理和網絡化等。
1.2.15 信息是客觀世界各種事物變化和 的反映。
1.2.16 作業級決策大多具有 性和 性。
1.2.17 信息按照反映形式可分為 信息、 信息和聲音信息等。
1.2.18 信息被列為與 和 相并列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資源之一。
1.2.19 作業級的信息大部來自內部,信息的精度 ,使用頻率 ,使用壽命短。
1.2.20 可以用 的值來表示信息在系統運行過程中的有序程度。
1.3 名詞解釋題
1.3.1 信息化
l.3.2 信息系統
1.3.3 信息的時效性
1.3.4 信息報告系統
1.3.5 計劃
1.3.6 管理信息
1.3.7 決策支持系統
1.3.8 戰略信息
1.3.9 系統
l.3.10 作業信息
1.3.11 管理控制信息
1.3.12 決策過程
1.3.13 數據
1.3.14 決策
1.3.15 預測
1.4 問答題
1.4.1 信息系統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
1.4.2 我國現在是否可以跳過工業化而直接實施信息化?
1.4.3 什么是數據?
1.4.4 什么是知識管理?
1.4.5 什么是管理控制信息?
1.4.6 信息化從哪些途徑促進工業化的發展?
l.4.7 試回答信息系統和管理系統的關系。
1.4.8 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1.4.9 “三金”工程指的是哪些工程?
1.4.10 什么是終端用戶?
l.4.11 什么是信息?
1.4.12 目前信息系統可分為哪兩大類?每類包括哪些部分?
1.4.13 試舉例說明企業戰略信息用于哪些決策。
1.4.14 為什么說信息是有價值的?
第一章 參考答案
1.l 單項選擇題參考答案
1.1.l a l.1.2 b 1.1.3 a 1.1.4 a 1.1.5 d l.1.6 b
1.l.7 c 1.1.8 b 1.1.9 c 1.1.10 c 1.111 a 1.1.12 d
1.1.13 c 1.1.14 c 1.1.15 d
1.2 填充題參考答案
1.2.1 動態,信息 1.2.2 知識 1.2.3 帶動,促進 1.2.4 客觀事實
1.2.5 國家信息基礎設施 1.2.6 客觀事實,可通信 1.2.7 戰術信息,作業信息
1.2.8 自然,生物 l.2.9 二次,三次 1.2.10 解釋 1.2.11 全局,重大
l.1.12 時間間隔,效率 l.2.13 大 l.2.14文字處理,數字處理 1.2.15 特征
l.2.16 經常,重復 1.2.17 數字,圖像 l.2.18 物質,能源
1.2.19 高,高 1.2.20 熵
1.3 名詞解釋題參考答案
1.3.l 信息化指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前進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整個社會通過普遍地采用信息技術和電子信息設備,更有效地開發信息資源,使信息資源創造的價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導地位。
1.3.2 信息系統是一個人造系統,它由人、硬件、軟件和數據資源組成,目的是及時、正確地收集、加工、存儲、傳遞和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實現組織中各項活動的管理、調節和控制。
1.3.3 信息的時效性是指從信息源發送信息,經過接收、加工、傳遞、利用的時間間隔及其效率。時間間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時,使用程度愈高,時效性愈強。
l.3.4 信息報告系統是管理信息系統的雛形,其特點是按事先規定的要求提供管理報告,用來支持決策制定。
1.3.5 計劃是對未來做出安排和部署。
1.3.6 管理信息是反映與控制管理活動的經過加工的數據,是管理上一項極為重要的資源。
1.3.7 決策支持系統是一種以計算機為工具,應用決策科學及有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以人機交互方式輔助決策者解決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決策問題的信息系統。
1.3.8 戰略信息是關系到全局和重大問題決策的信息,它涉及上層管理部門要本部門達到的目標,關系到為達到這一目標所必需的資源水平和種類以及確定獲得資源、使用資源和處理資源的指導方針等方面,如產品投產、停產,新廠廠址選擇,開拓新市場等。
l.3.9 系統是由處于一定環境中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若于組成部分結合而成并為達到整體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l.3.10 作業信息是解決經常性的事務問題的信息,它與組織日常活動有關,并用以保證切實地完成具體任務。例如,每天統計的產量、質量數據,打印工資單等。
1.3.11 管理控制信息是使管理人員能掌握資源利用情況,并將實際結果與計劃相比較,從而了解是否達到預定目的,并指導其采取必要措施以更有效地利用資源的信息。
1.3.12 決策過程是人們在一定的人力、設備。材料、技術、資金和時間因素的制約下,為了實現特定目標,從多種可供選擇的策略中作出決斷,以求得最優或較好效果的過程。
1.3.13 數據是記錄下來可以被鑒別的符號,它本身并沒有意義。數據經過處理仍然是數據,只有經過解釋才有意義。
1.3.14 決策是人們為達到一定目的而進行的有意識、有選擇的活動。
1.3.15 預測是計劃的基礎,是對未來狀況作出估計的專門技術。
1.4 問答題參考答案
l.4.1 答:
信息系統經歷了電子數據處理系統階段、信息報告系統階段(早期的MIS)和決策支持系統階段。
1.4.2 答:
不可以。因為工業化是一個客觀范疇,不能跨越。正確的途徑是將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起來,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新型工業化是相對傳統工業化而言的,它是市場經濟下的工業化。新型工業化的另一含義是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1.4.3 答:
數據是記錄下來的可以被鑒別的符號。
l.4.4 答:
關于知識管理的定義很多,下面列出三個供參考。
(1)知識管理是以信息為基礎的活動,通過組織性學習創造知識。
(2)知識管理是系統地處理、尋求理解和使用知識以創造價值。
(3)知識管理是將所有的專業知識,包括文檔中的和人腦中的掌握起來,用到能夠產生最大效益的地方去。
1.4.5 答:
管理控制信息又稱戰術級或策略級的信息,是使管理人員能掌握資源利用情況,并將實際結果與計劃相比較,從而了解是否達到預定目標,并指導其采取必要措施以更好地利用資源的信息。
1.4.6 答:
信息化正在從以下一些途徑促進工業化的發展:
(1)新興信息技術產業。
(2)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高工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3)為工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減少污染、增加商機創造條件。
1.4.7 答:
管理系統是信息系統的環境,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交流,信息系統的輸人來自環境,輸出則影響環境。
1.4.8 答:
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把全國所有的計算機網絡(包括家庭、學校、醫院以及各種機構信息處理設施)聯結起來,形成全國的高速網絡。
1.4.9 答:
“三金”工程指的是“金橋”工程、“金卡”工程和“金關”工程。
1.4.10 答:
終端用戶指的是任何一個使用信息系統或由信息系統產生信息的人。
1.4.11 答:
信息是關于客觀事實的可通信的知識。
1.4.12 答:
目前信息系統可分為作業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兩大類。其中作業系統包括業務處理系統、過程控制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則包括了信息報告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和執行信息系統等。
1.4.13 答:
企業戰略信息往往用于確定新產品投產、停產、新廠址選擇、開拓新市場等。
1.4.14 答:
信息是經過加工并對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的數據,是勞動創造的,是一種資源,所以信息是有價值的。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