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 |
題目內容 |
可選項 |
答案 |
OSI模型 |
OSI七層模型在數據封裝時正確的協議數據單元排序是: |
數據段、數據包、數據幀、BIT流; 數據包、數據幀、數據段、BIT流; BIT流、數據幀、數據包、數據段; BIT流、數據幀、數據段、數據包 |
數據段、數據包、數據幀、BIT流 |
OSI模型 |
FTP是文件傳輸協議,它使用的端口是 |
21 22; 80; 25; 20 21 |
20 21 |
OSI模型 |
常見的目的端口范圍是: |
1-1023; 1024-65534; 0-2048; 0-65534 |
1-1023 |
OSI模型 |
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兩臺主機之間相連用交叉線; 主機和交換機之間相連用交叉線; 主機和路由器之間相連用直連線; 交換機和路由器之間相連用交叉線 |
兩臺主機之間相連用交叉線 |
OSI模型 |
100BASE-TX代表: |
100M雙絞線以太網; 100M光纖以太網; 100M細纜以太網; 100M粗纜以太網 |
100M雙絞線以太網 |
OSI模型 |
下列可用的MAC地址是 |
00-D0-F8-00-EC-G7; 00-0C-F1-89-11-0A; 00-00-0C-05-6A-10-57; 00-00-AB-43-15-2A-3G |
00-0C-F1-89-11-0A |
OSI模型 |
在以太網中,雙絞線使用( )與其他設備連接起 |
BNC接口; AUI接口; RJ-45接口; RJ-11接口 |
RJ-45接口 |
OSI模型 |
下列對交換機的功能描述正確的是: |
地址學習; 數據幀的轉發和過濾; 避免網絡環路; 數據包的路由和轉發 |
數據幀的轉發和過濾; 避免網絡環路 |
OSI模型 |
數據鏈路層分為兩個子層: |
邏輯鏈路控制子層; 接入層; 介質訪問控制子層; 核心層 |
邏輯鏈路控制子層; 介質訪問控制子層 |
OSI模型 |
下列不屬于IP數據包頭里包括的內容 |
源IP 目的IP; 源端口 目的端口; TTL生存時間; 協議號 |
TTL生存時間 |
OSI模型 |
采用了( )的網絡中,工作站在發送數據之前,要檢查網絡是否空閑,只有在網絡不阻塞時,工作站才能發送數據 |
TCP; IP; ICMP; CSMA/CD |
CSMA/CD |
OSI模型 |
路由器屬于OSI七層模型的第幾層? |
1; 2; 3; 4 |
3 |
OSI模型 |
在Windows的命令行下輸入:telnet 10.1.1.1預telnet到交換機進行遠程管理,請問該數據的源端口號和目的端口號可能為? |
1025,21; 1024,23; 23,1025; 21,1022 |
1024,23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