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路線:
(6)在時標網絡圖中,如果計劃工期等于計算工期時,從終節點開始,逆箭線方向進行判斷,凡自終至始(節點)不出現波形線的線路即為關鍵線路。關鍵線路上的工作即為關鍵工作("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四節二(一))。
(7)對于單代號網絡計劃,確定關鍵線路和關鍵工作的方法有二("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三節三(七)):
①總時差最小的工作是關鍵工作;關鍵工作的聯線(自始節點至終節點)為關鍵線路。
②從終節點開始,逆箭線方向依次找出相鄰兩項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為零的線路就是關鍵線路。
2、進行網絡計劃的時間參數計算時,如果沒有規定計算方法和要求,應選擇你最有把握的計算正確的方法。一般說在圖上計算要比公式計算方便、快捷,又不易出錯。在圖上計算,計算工作的時間參數要比計算節點的時間參數可能省心、方便、不易出錯。
(三)網絡計劃中時差的分析和利用(考核點五3) 1、本考核點應當在熟悉和掌握工作總時差、自由時差、間隔時間等內涵和相互關系及特點的基礎上,考慮有效地利用它。復習時可參考"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四節及第四章第三節的有關內容。
2、考核可能涉及的主要內容:
(1)工作總時差、自由時差和時間間隔的概念、相互關系及特點(可通過時標網絡加深理解) ("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四節)。
(2)利用時差分析判斷工作延誤對工期及后繼工作的影響("進度控制"教材第四章第三節)。
(3)利用時差進行資源優化(不改變工期使資源均衡;資源受限制下,利用時差調整解決資源沖突,使工期受影響最小。"進度控制"教材第四章第三節)。
(4)利用時差調整施工順序或組織上的邏輯關系,達到縮短工期、減少窩工的目的("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四節)。
(5)處理索賠。
(四)網絡計劃工期優化及計劃調整方法(考核點六4) 1本考核點復習主要參考"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五節及第四章的第一、二、三節。
2考核可能涉及的主要內容:
(1)網絡計劃工期優化的方法與步驟:通過壓縮和縮短關鍵工作的工作持續時間以達到合理壓縮工期的方法與步驟("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五節)。優選系數的概念。
(2)進度計劃的調整方法:當進度落后的情況下如何調整計劃,縮短工期,趕上和達到進度要求。調整的方法有:
①通過改變某些工作之間的組織上的邏輯順序及組織形式的邏輯關系,以達到縮短工期的目的。組織上的邏輯關系改變可以是:
a、將工作間的順序施工的組織關系改為平行作業關系;
b、將順序關系調整為搭接作業;
c、將順序作業調整為流水作業關系;
d、改變某些工作前后順序。
可參考"進度控制"教材第四章第三節及案例96與2003年考題五。
②壓縮某些關鍵工作(或超計劃工期的非關鍵線路工作)的持續時間以達到縮短工期或趕上落后的進度的目的。壓縮工作時間的措施可以是:
a、增加資源(人、機械設備)的投入;
b、增加作業時間(一班改為二、三班作業日制度);
c、提高勞動效率等;
d、采用先進的工藝及技術;
e、采用更先進的機械設備;
f、經濟措施;
g、改善環境條件等。
可參考"進度控制"教材第四章第三節、第六章第四節以及案例104、105。
(五)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和單代號搭接網絡計劃的應用
1本考核點包括兩大部分內容:一是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應用;另一是單代號搭接網絡計劃的應用。其中,搭接網絡計劃應用是新考核點內容,歷年均未出過考題,根據這種網絡計劃的廣泛通用性及其應用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現行建筑管理/施工管理軟件中的核心地位而言,也應是重點內容。
2、考核可能涉及的主要內容:
(1)雙代號時標網絡的繪制("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四節)。
(2)利用時標網絡分析判斷各時間參數,確定關鍵路線及關鍵工作。("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四節二)
(3)應用時標網絡進行工期優化、資源優化及計劃的調整("進度控制"教材第四章第三節)。
(4)應用時標網絡進行進度偏差分析。
用時標網絡進行進度偏差分析,通常是與前鋒線法結合起來使用("進度控制"教材第四章第二節四)。
(5)搭接網絡各種搭接關系的概念:試針對每種搭接關系,舉出一個工程實例。("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六節)。
(6)搭接網絡的各種時間參數的計算("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六節)。
3、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進行雙代號時標網絡的繪制時,通常都會先給出一個普通雙代號網絡圖,這樣,繪制時標網絡圖時,就可完全比照已給出的圖的形式去繪制,只不過是按照時間比尺的比例繪出其各工作的箭線長度,在圖形上盡可能不做任何美化和改動,以免出錯,即使繪成形狀 也是可以的(如教材中圖3-52,3-57等)。
(2)搭接網絡圖的繪制并不困難,其畫法與單代號網絡的畫法基本相同,但是一定要在相鄰的任兩個節點(即工作)之間的箭線上標出二者之間的搭接關系和搭接的時距值。(參考"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六節圖3-64)。
轉帖于:監理工程師考試_考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