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重點:
(1) 技術改造規劃
(2) 技術改造項目的確定及其可行性研究
(3) 技術改造方案優化選擇的方法
(4) 確定設備最佳更新期的低劣化數值法和面值法
難點:
(1) 技術改造的經濟可行性分析
(2) 投資回收期法、追加投資回收期法、效益成本分析法
(3) 設備最佳更新期的確定
三、 技術改造
(一) 技術改造的內容和原則
1. 技術改造涵義
技術改造就是在堅持科學技術進步的前提下,在企業現有的基礎上,用先進技術代替落后技術,用先進的工藝和裝備代替落后的工藝和裝備,以改變企業落后的技術經濟面貌,實現內涵為主的擴大再生產,達到提高產品質量、促進產品更新換代、節約能源、降低能耗,擴大生產規模、全面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目的。
2. 技術改造的內容
技術改造的內容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內容包括對企業進行全廠(場)性、全礦性的改造、改建和設備更新。
狹義的內容試制局部的技術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機器設備和工具的更新改造
(2) 工藝改革
(3) 節約能源和原材料的改造
(4) 廠房建筑和公用設施的改造
(5) 勞動條件和生產環境的改造
3. 技術改造的原則
搞好企業的技術改造,必須遵循以下四條基本原則:
(1) 技術改造必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尋找適用的先進技術
(2) 技術改造必須以技術進步為前提
(3) 技術改造要做到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并重
(4) 技術改造要統籌規劃
例題:技術改造的原則包括( )。
A. 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尋找適用的先進技術
B. 要做到長遠經濟效益和近期經濟效益并重
C. 要統籌規劃
D. 要依據科技進步定期進行
E. 以技術進步為前提
答案:ACE
(二) 技術改造方案決策
技術改造方案決策屬于技術改造的前期裝備階段。它包括技術改造規劃的制定,技術改造項目的確定及其可行性研究,技術改造項目方案評價與優化選擇等。
1. 技術改造規劃
企業技術改造規劃是指企業在較長時期內,對企業的技術改造方向、任務和措施進行的計劃。
企業技術改造規劃的具體內容有:
(1) 明確企業技術改造的戰略目標、安排和實施步驟
(2) 確定企業生產過程應達到的技術水平
(3) 明確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的水平及指標
(4) 通過技術改造確定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能源和原材料節約、利潤、勞動條件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應達到的水平及措施
(5) 確定技術改造的重點、時間安排和進度
(6) 實施上述事項所必需的組織和技術措施,資金籌措和人員的培訓
2. 技術改造項目的確定及其可行性研究
技術改造項目的確定是指企業在企業技術改造規劃的指導下,對即將實施的技術改造項目的一種考察和鑒定。
技術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分為四個階段:○1確定投資方向階段;○2項目的初步選擇階段;○3項目擬訂階段;○4項目的評價和決策階段。
(1) 技術改造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分析
技術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企業技術改造的技術選擇問題。
在進行技術選擇是,企業應遵循的原則:一是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好的效果;二是有利于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三是確保改造后能夠消化推廣。
(2) 技術改造項目的經濟可行性分析
對技術項目進行經濟可行性分析,必須遵循的原則:
○1當技術改造項目涉及到外貿、外資及產品或原料價格等因素時,必須進行國民經濟評價;
○2應運用綜合的指標體系,從不同側面反映出技術改造項目的經濟效果;
○3原則上應以項目追加投資與新增收益來評價技術改造項目的經濟效果;
○4要從整個企業的角度評價技術改造項目的實際效益。
進行技術改造項目的經濟可行性分析,需要對技術改造方案的總投資和經濟效益進行對比分析。
總投資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技術改造的總投資
——因技術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資額
——技術改造中拆除的舊設備、舊設施等所造成的損失金額
——拆除固定資產回收利用的價值
在計算技術改造方案的經濟效益時,會遇到兩種基本情況:
一種是只提高技術裝備水平而其產量規模基本不變的技術改造方案。這時候的經濟效益可按下面公式計算:
式中:E——技術改造的年度經濟效益
Q1——技術改造后的年產品產量
C0、C1——技術改造前、后的產品單位成本
K總——技術改造的總投資
E0——標準投資效益系數
當E大于0時,技術改造方案可行;當E小于0時,技術改造方案不可行;當E=0時,則要看環境保護、勞動條件是否良好而決定改造方案是否可行。
另一種情況是,當舊廠技術改造、生產規模顯著擴大后,其經濟效益則表現在產品成本的降低、產量的增長以及因產量增長而帶來的收益上。
其經濟效益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計算:
當E大于0時,說明改造方案較建新廠方案計算費用要節約,改造方案優于新建廠方案;當E小于0時,建新廠方案較改造方案的計算費用要節約,建新廠方案優于改造方案;;當E=0時,如果環境保護、勞動條件明顯改善,則可認為改革方案可行。
3. 技術改造方案優化選擇的方法
(1) 投資回收期法
投資回收期是指某技術改造方案的投資額用該方案實施后的凈收益額來補償的時間,通常以年為單位。計算公式:
,其中T表示投資回收期;K表示投資額;P表示年平均凈收益額。
例題:某技術改造項目由四個互斥方案,其投資額和年凈收益額如下表:
方案\指標 投資額(萬元) 年凈收益額(萬元)
1 600 120
2 460 100
3 450 100
4 440 110
若采用投資回收期法,標準投資回收期Tn=6年,則最佳方案應為( )。(05年真題)
A. 方案1
B. 方案2
C. 方案3
D. 方案4
答案:D
(2) 追加投資回收期法
追加投資回收期是指某技術改造項目由兩種及其以上方案時,采用某一方案比采用其他方案多投資的部分,由采用這一方案比采用其他方案節約的經營費用來補償所需要的時間。
計算公式。
(3) 效益成本分析法
效益成本分析法時通過計算和比較技術改造項目在各方案下整個壽命期間內收益的現值與成本比率,以確定各技術改造方案排列的優先次序和取舍的方法。
計算公式。
(三) 設備的改造和更新
1. 設備的磨損
設備是可供企業長期使用(1年以上)、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其原有實物形態、價值在一定限額以上的生產資料的總稱,是企業的固定資產。
設備的磨損分為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
有形磨損分為I類有形磨損和II類有形磨損;
無形磨損分為I類無形磨損和II類無形磨損。
2. 設備的改造
(1) 設備改造的概念。
(2) 設備改造的內容
(3) 設備改造的重點首先是哪些能耗高、效率低、精度差及不能滿足工藝要求的陳舊落后設備。
3. 設備壽命和壽命周期費用
設備壽命分為使用壽命、經濟壽命和技術壽命。
(1) 使用壽命
(2) 經濟壽命及其壽命周期費用
(3) 技術壽命及其壽命周期費用
4. 設備最佳更新期的確定
確定設備最佳更新期主要是依據設備的經濟壽命,根據經濟壽命來確定設備的最佳更新時機的原則是使設備各種費用總和為最小。
(1) 低劣化數值法
(2) 面值法
例題:某企業正在考慮某設備的技術改造問題,該設備的原始價值K0=16000元,每年低劣化增加值λ=1000元,更新時無殘值。(05年真題)
(1)對該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時應遵循的原則是( )。
A.依據技術改造規劃逐年進行
B.考慮實際情況,尋找適用的先進技術
C.必須以技術進步為前提
D.要做到宏觀經濟效益與微觀經濟效益并重
答案:BCD
(2)確定該設備最佳更新期時,主要是依據該設備的( )
A.使用壽命
B.經濟壽命
C.技術壽命
D.自然壽命
答案:B
(3)該設備的最佳更新區間為( )。
A.第3-5年
B.第4-6年
C.第5-7年
D.第6-8年
答案:C
(4)該設備各種費用總和的最小額度為( )元。
A.4956
B.5324
C.5500
D.5667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