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
本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在20分左右,約占15%
――會計的基本職能
1、會計的核算職能―――會計的最基本職能
2、會計的監督職能―――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
核算是基本的、首要的、核算是監督的前提,沒有核算,會計監督就失去了基礎
監督是核算的保證
――會計的對象
會計對象是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即會計的客體―――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
企業的資金運動,包括資金投入、周轉、退出三個基本環節,或者供應、生產和銷售三個過程。
――會計的目標
一般目標:向企業內部管理部門和企業外部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主體提供決策所需要的會計信息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財務信息。
會計目標所要解決的問題:誰需要會計信息;需要什么樣的會計信息。
――財務會計信息內容
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的信息,通過資產負債表來反映;
有關企業經營成果的信息,通過利潤表來反映;
有關企業現金流量的信息,通過現金流量表來反映。
1、反映財務狀況的要素
(1)資產:
(2)負債:
(3)所有者權益:
2、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收入、費用、利潤。
3、兩個等式:
資產 = 權益 =債權人權益 + 所有者權益=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利潤 = 收入 – 費用
――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原則
1.權責發生制原則
2.配比原則
3.歷史成本原則
4.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會計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可靠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
――會計確認
1.會計確認解決的三個問題:
(1)某一經濟業務是否需要確認
(2)該經濟業務應在何時確認
(3)該業務應確認為哪個會計要素。
2.權責發生制構成了確認收入和費用的基礎,也進一步構成了資產和負債的確認基礎
3.會計記錄
會計記錄的方法主要包括: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
(1)設置賬戶――以會計科目為名稱
賬戶按照反映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和損益類
賬戶按照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分為: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
(2)復式記賬――以會計等式為依據建立的,指對每一項經濟業務或事項,都以相同的金額,在相互聯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進行記錄的一種方法。
借貸記賬法下:借方核算資產期初余額、資產增加、負債與所有制權益減少和資產期末余額
貸方核算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期初余額、負債與所有制權益增加、資產減少和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期末余額。
借貸記賬法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試算平衡公式:全部賬戶借方發生額合計=全部賬戶貸方發生額合計
全部賬戶期末借方余額合計=全部賬戶貸方余額合計
(3)填制和審核憑證
會計憑證按照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
記賬憑證試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編制的
(4)登記賬簿――以記賬憑證為直接依據
賬簿可分為序時賬簿、分類賬簿和備查賬簿三類;
對賬工作要求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賬表相符,對賬工作至少每年進行一次。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經濟師欄目 經濟師考試論壇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