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中級《經濟基礎知識》考點精粹 | |
資 產 | 負 債 |
Aa對金融機構貸款 Ab購買周到政債券 Ac金銀外匯占款 |
La金融機構存款(包括法定準備金和超額準備金) Lb財政性存款 Lc自有資金和當年結益 Mo貨幣流通量 |
合 計 | 合 計 |
根據會計原理,資產必須等于負債。即:
Aa+Ab+AC=La+ Lb+LC+M0
將上式整理可得:
M0=(Aa-La)+(Ab-Lb)+(AC-LC)
三方面影響因素:
(1)Aa-La,這個差額是,對金融機構的貸款-金融機構的存款。這個差額為人民銀行再貸款凈額或各金融機構存款凈值。主要受商業銀行信貸收支狀況的影響。
(2)AB-LB,是購買財政債券-財政性存款。這個差額反映財政凈赤字或凈盈余。該值>0,也就是購買財政債券>財政性存款。基礎貨幣的供應量增加;如果相反,那么,基礎貨幣的供應量減少。它主要受財政收支的影響。
(3)AC-LC,金銀外匯賬款-自有資金和當年結益的差額。這個差額主要反映官方儲備的增加或減少。主要受國際收支狀況影響。
03的考題,就是,影響貨幣供應量的因素有哪三個方面?
可以從選項中,篩選出是,信貸收支、財政收支、國際收支。
(一)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收支與貨幣供應量
隨著人民銀行職能的轉換和政策性銀行的設立,特別是1998年開始,人民銀行實行“計劃指導,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間接調控”新的信貸資金融通辦法以之后,資金供給制和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的倒逼機制逐漸被打破。
所謂的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的倒逼機制,往往都指一些專業銀行。因為這些專業銀行有一些利潤沖動。
銀行作為一個金融企業來講,利潤最大化是它的經營目標。有獲取利潤的強大動機。因此,有了資金,它愿意發放給商業企業,做為一種商業貸款。更愿意發放給工業企業,做為一種資金的貸款。
所以,就造成了資金向自己的貸款,這種商業貸款性質方面流動。而它應當承擔了一些政策性貸款,這樣,就產生了資金缺口。既然是政策性貸款,必然和中央銀行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它會向中央銀行借款來補這個政策性貸款的缺口,這樣,就造成了中央銀行的倒逼機制。
既然,這種倒副機制逐漸被打破,人民銀行做為發行的銀行,國家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它的貨幣發行權,基礎貨幣管理權,信貸總量控制權,利率調節權分別的得到強化。
但是,我國還是處于一種經濟轉軌的過程。
經濟金融體制改革處于不斷深化的過程當中。
但是,各國有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不高資產結構不合理。
質量不高指呆壞賬率的問題,還有一些風險性資產的風險如何。
資產結構主要是指商業銀行的現金、貸款,還有投資這三種,三大資產的比例如何?
我國因為是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制的,因此,存在著一些大批量的微觀主體,指國有企業。
國企轉制中逃債廢債時有發生,國有商業銀行的資金緊張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觀,迫使人民銀行突破信貸總量,擴大基礎貨幣供應量。因此,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收支,極大的影響了貨幣供應量。
(二)財政收支與貨幣供應量
中央銀行作為政府的銀行,代理財政金庫是它的天職,因此,一切財政收支都要經由中央銀行的賬戶實現。
財政收入的過程也就意味著貨幣從普通的貨幣變成基礎貨幣或者是從基礎貨幣變成普通貨幣的過程。
財政收入過程實際上就是普通貨幣收縮為基礎貨幣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財政收入是以稅收或者其他的形式,通過商業銀行的資產賬戶,轉移支中央銀行的負債賬戶中,這樣就從普通的貨幣收縮到了基礎的貨幣。
財政支出過程實際上就是基礎貨幣擴張為普通貨幣的過程。
財政收支,不管是投資還是轉移支付或者是救急補貼等等。都是從中央銀行的資產賬戶轉移到商業銀行的負債。因此,可以看出,這個過程就是基礎貨幣擴張為普通貨幣。財政收支對貨幣供應量的最終影響取決于財政收支狀況及其平衡方法。
1.財政收支平衡與貨幣供應量
如果在財政收支平衡的情況下,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手寫圖示012_01)
如圖: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左邊是資產,右邊是負債。
如果財政收支平衡,那么等量的財政收入,實際上是從商業銀行的賬戶的資產賬戶,流入中央銀行賬戶的負債賬戶。同時等量的資金,也就是等量的財政支出,又會從中央銀行的資產賬戶,流入商業銀行的負債賬戶。
這樣的流動,大家可以看出,貨幣的供應的總量是不變的。
2.財政結余與貨幣供應量
看圖示:
(手寫圖示012_02)
還是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兩種資產負債表。
如果出現了財政結余。也就是從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賬戶轉移的資金要大于從中央銀行賬戶轉移到商業銀行賬戶的資金。
從量上可以看出,它出現的就是貨幣供應總量減少。
3.財政赤字與貨幣供應量(03考題)
取決于財政赤字的彌補辦法。
彌補財政赤字的辦法,無非以下幾種:動用歷年節余;發行政府債券,向中央銀行透支和借款等。
(1)動用歷年結余與貨幣供應量
從現象上看,財政本年度出現赤字,動用歷年節余彌補,似乎對貨幣供應總量沒有什么影響。但實際情況要比我們想象的復雜得多。
如果中央銀行通過減少或回收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或者通過拋售金銀、外匯等資產壓縮資產規模,同財政動用歷年節余所產生的總量擴張效應,就會與中央銀行壓縮其他資產所產生的總量收縮效應抵消。貨幣供應量不變。
但是,中央銀行往往不會做減少回收商業銀行再貸款或者往往不會去拋售銀行外匯儲備。因此,一般來說,動用歷年結余資產往往都會造成貨幣供應量擴張。
如果中央銀行可以壓縮的其他資產的規模,小于財政動用歷年結余的規模,或者根本無法壓縮其他資產規模,這樣,將會引起貨幣供應量擴張。
(2)發行政府債券與貨幣供應量
財政發行債券彌補赤字,對貨幣供應量有什么影響。取決于承購主體和資金來源的性質。
承購主體:
商業銀行、企業、個人→不影響貨幣供應總量
中央銀行
(手寫圖示012_03)
從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它的資產部分,財政存款,它的資產存款是增加的,基礎貨幣量也是增加的。再擴充到商業銀行,就會造成多倍數的貨幣供給。
因此,如果承購主體是中央銀行,那么,必然會增加基礎貨幣供應量,擴大貨幣供應量。
資金來源:
認購政府債券的資金來源不同,對貨幣供應總量的影響程度不同。如果商業銀行用超額準備金或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購買政府債券。
我們看一個圖示:
(手寫圖示012_04)
如果商業銀行(左邊資產,右邊負債),向中央銀行(左邊資產,右邊負債),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進行借款,那么,形成中央銀行的資產,商業銀行的負債。
因此,可以看出,中央銀行的資產上升,基礎貨幣也一定上升。根據這個公式:Ms=m×B.
最終達到的結果是貨幣供應量增加為m倍。
如果,商業銀行用自己收回的貸款或投資購買。
我們看一個圖示:
(手寫圖示012_05)
如果說商業銀行選擇用自己收回的貸款或投資購買,實際上它還是在自己的資產方面出現變動,它收回的貸款,收回的投資,同樣都是在資產這個方向的內部,發生變動。貨幣供應量不會影響到中央銀行。只要不影響到中央銀行的資產方,那么,中央銀行的負債方也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就不會有貨幣供應量的增加。
如果資金來源,來源于企業、個人用現金購買,這樣,貨幣供應量不變。
(3)中央銀行透支和借款
必然是貨幣供應量數倍增加。
(手寫圖示012_06)
不管是向中央銀行透支還是借款,增加的都是中央銀行資產的這一方,只要資產增加,基礎貨幣就增加,所以,貨幣供給就會增加m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一直有赤字。由于財政結余早已用完,債券收入早已列入預算,彌補赤字只有靠在中央銀行透支和借款,這無疑會導致貨幣供應量的過度增加。
(三)黃金外匯儲備與貨幣供應量
1.黃金外匯儲備量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1)注意(03考題)黃金收購量大于銷售量,黃金儲備增加,中央銀行投入的基礎貨幣增加。
作為儲備來講黃金和外匯都是處于,中央銀行負債表的資產一方面。因此,動用中央銀行的資產,那必然就會創造出基礎貨幣。從而貨幣供應量就有所增加。
黃金收購量<銷售量→黃金儲備減少,中央銀行收回基礎貨幣
(2)外匯儲備的增減變化,取決于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當發生國際收支順差的時候,也就是一國的外匯收入大于外匯支出,這種狀況,外匯儲備增加。中央銀行就等于增加了基礎貨幣的投放。貨幣供應量相應的擴張。
如果出現逆差的情況,逆差就是一國的外匯支出大于外匯收入,這樣,就減少了外匯儲備,中央銀行就會收回基礎貨幣。貨幣供應量也就相應的縮減了。
2.金價、匯價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金價提高、匯價上升,中央銀行多投放基礎貨幣,貨幣供應量擴張
金價降低、匯價下跌,中央銀行少投放基礎貨幣,貨幣供應量縮減
我國的中央銀行黃金外匯儲備量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共同管理,人民銀行難以自主壓縮黃金外匯占款。因為無論是發展,還是進行貿易,都需要外匯做支持。如果壓縮黃金外匯占款,貨幣供應量得到控制,但是也會影響到其他的一些經濟宏觀方面。所以我國中央銀行通過黃金外匯儲備調節貨幣供應量的彈性不大。
第二節例題:
單選
1.財政節余,貨幣供應量( )。
A.增加
B.減少
C.不確定
D.不變
答案:B
2.外匯儲備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主要取決于( )。
A.國際收支狀況
B.信貸收支狀況
C.財政收支狀況
D.進口與出口狀況
答案:A
多選
1.具有流動性的金融資產,有以下特征( )。
A.價格穩定
B.購買力強
C.不兌現
D.還原性強
E.可隨時出售、轉讓
答案:ADE
2.外匯儲備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表現在( )。
A.儲備量的增減
B.結匯量的多少
C.售匯量的多少
D.匯率的升降
E.幣種結構變動
答案:AD
3.可能引起貨幣供應量增加的因素有( )。
A.黃金銷售量大于收購量
B.國際收支逆差
C.財政收支節余
D.國際收支順差
E.財政出現赤字
答案:DE
資料類別 | 中級經濟師金融專業知識與實務網校講義[1] |
資料格式 | (Word格式) |
資料來源 | 考試吧網校 |
資料下載: | 點擊這里下載>> |
2007年經濟師網絡輔導課程7月上線,現在報名即可贈送2006年的課程!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經濟師欄目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