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貨膨脹對社會再生產的破壞作用
1.通貨膨脹破壞生產發展
。1)通脹是企業的各項專用基金貶值,使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難以進行。
(2)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快,出現投機、囤積。生產萎縮——短缺;囤積原材料——積壓。
。3)通脹解除了競爭壓力,不利于提高企業素質和產品質量。
。4)不利于促進生產者勤奮努力工作,影響勞動生產率提高。
2.通貨膨脹擾亂流通秩序
(1)導致市場信號失真,引起資源浪費。
。2)使商品需求變態。燙手的貨幣,人人都希望盡快把手中的貨幣換成商品。
3.通貨膨脹引起國民收入盲目分配
通貨膨脹使實際工資水平下降,沖擊按勞分配原則,使收入不公正地從買者手中向賣者手中轉移,加劇了分配不公。經濟學上稱之為鑄幣稅。但是,這種“征稅”不僅十分有限,而且會導致財政支出更大幅度增加。
4.通貨膨脹會引起貨幣信用危機
(1)通貨膨脹有利于債務人,有損于債權人。
。2)通貨膨脹使貨幣符號的價值儲藏功能喪失。
四、反通貨膨脹的對策
通貨膨脹破壞社會生產,擾亂流通秩序,引起分配不公,導致社會動亂和政局不穩,因而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各國政府都在積極尋求治理通貨膨脹的良策,并且,已經積累了許多經驗。
。ㄒ唬┛刂菩枨螅03考題)
1.緊縮性貨幣政策——抽緊銀根(銀根理解為基礎貨幣)
貨幣當局的手段:
。1)公開市場業務出售政府債券,減少貨幣存量;
。2)提高法定存款準備率,縮小貨幣乘數;
(3)提高再貼現率,提高商業銀行的借款成本和市場利率,抑制貨幣需求,增加貨幣供給,達到減少貨幣流量的目的;
(4)控制政府向銀行的借款額度,適當減少或控制國際收支凈支出,以控制基礎貨幣的投放。
2.緊縮性財政政策
(1)增加稅收:提高稅率和增加稅種。
。2)減少政府支出:削減財政投資的公共工程項目,減少各種社會救濟和補貼。
3.緊縮性收入政策
。1)溫和辦法:政府勸說工會降低工資要求或者限制企業提高商品價格。
。2)強硬措施:政府制定法令凍結工資和物價,或把工資和物價增長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上,嚴禁哄抬物價和亂漲價。
4.指數化方案(04考題)
。1)含義:指將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同物價水平的變動直接掛鉤,以抵消通貨膨脹影響。
。2)范圍:工資、政府債券和其他貨幣性收入。
。3)功效:一是借此剝奪政府從通貨膨脹中新獲得的收入,打消其制造通貨膨脹的動機;二是借此抵消或緩解物價波動對個人收入水平的影響,克服分配不公。
早在20世紀20年代,比利時等國就實行過收入指數化政策。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也曾全面實行過此種制度。
對收入指數化方案,也有許多否定意見:①全面實行收入指數化會遇到很高的技術性要求,因此,任何政府都難以實施包羅萬象的指數化政策;②造成工資、物價的螺旋上升,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
(二)改善供給
治理通貨膨脹的根本辦法: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
一般措施:
1.降低稅率,促進生產發展
2.實行有松有緊、區別對待的信貸政策:產業傾斜政策。
3.發展對外貿易,改善供給狀況:調供給總量,改善供給結構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是影響現代經濟發展的兩大難題。對于前者,我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于后者,我們還比較陌生。1997年以來,國外一些權威人士和機構不斷發出“全球通貨緊縮”的警告,并指出今后“威脅全球經濟的不再是通貨膨脹,而是通貨緊縮。”因此,我們必須認真面對和深入研究通貨緊縮問題。
2004考題:多選
62.在治理通貨膨脹中,收入指數化方案可以收到的功效有( )。
A.避免工資與物價螺旋上升
B.剝奪政府收入,打消其通脹動機
C.抵消對個人收入影響,克服分配不公
D.提高企業素質與產品質量
E.增加財政收入,減少財政支出
答案:BC
考察:治理通貨膨脹的辦法及功效。
第四節例題
單選
倡導“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的是(。
A.貨幣學派
B.銀行學派
C.凱恩斯學派
D.合理預期學派
答案:C
多選
1.通貨膨脹根源于(。。
A.分配領域
B.消費領域
C.流通領域
D.交換領域
E.生產領域
答案:AE
2.改善供給的一般措施有( )。
A.增加貨幣供給
B.調節貨幣供給結構
C.降低稅率、促進生產
D.實行區別對待的信貸政策
E.發展對外貿易
答案:CDE
第一章例題:
案例分析題
下面是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簡表
資產 |
負債 |
Aa對金融機構貸款 |
La金融機構存款 |
Ab購買政府債券 |
Lb財政存款 |
Ac金銀外匯占款 |
Lc自有資金與當年節余 |
|
M0流通中的貨幣 |
合計: |
合計: |
整理可得:M0=(Aa-La)+(Ab-Lb)+(Ac-Lc)
1.從上表可知,影響基礎貨幣供應的因素有(。。
A.信貸收支
B.外匯收支
C.財政收支
D.貿易收支
E.國際收支
答案:ACE
分析:從M0公式可以看出,共有三類因素。B、D項都是片面的。
2.如果商業銀行倒逼央行增加貸款,則貨幣供應量(。。
A.增加
B.收縮
C.不變
D.波動
答案:A
分析:聯系我國貨幣發行狀況,曾經出現過。
3.在外匯儲備大量增加的情況下,要使貨幣供應量不變,央行可采。ā。
A.本幣、外幣對沖
B.相應減少對金融機構貸款
C.相應減持政府債券
D.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
E.相應收回對企業的貸款
答案:ABC
分析:涉及國際收支調節內容,第七章中詳細講解。A項屬于外匯緩沖政策工具;B、C項屬于財政貨幣政策工具。D項屬于政策的目的。E項是商業銀行層面的業務。
4.財政若出現赤字,采用(。┺k法彌補,則不會引起貨幣供應量擴張。
A.發行政府債券
B.動用結余
C.向央行透支
D.向央行借款
答案:A
分析:Ab-Lb項赤字。C、D辦法必定導致貨幣供應量擴張。B項可以不引起貨幣供應量,但是條件客觀上難以達到。A項雖然有可能擴張貨幣量,但是在政府的窗口指導等輔助措施的實施后,可以不引起貨幣量擴張。最佳答案。
5.(。┎块T認購國債,通常不會擴大貨幣供應量。
A.中央銀行
B.工商企業
C.居民個人
D.商業銀行
答案:BCD
分析:中央銀行認購將擴大Ab。
資料類別 |
中級經濟師金融專業知識與實務網校講義[1] |
資料格式 |
(Word格式) |
資料來源 |
考試吧網校 |
資料下載: |
點擊這里下載>> |
2007年經濟師網絡輔導課程7月上線,現在報名即可贈送2006年的課程!
點擊了解詳細信息>>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經濟師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