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成本核算的內容及要求
(一)產品成本核算的內容
工業的生產過程,既是產品的生產過程,又是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消耗過程,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如一月、一季、一年)為進行生產活動所發生的全部費用,即用貨幣形式表現的生產耗費就是該時期的生產費用。為生產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所支出的生產費用總和,就是產品成本。
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或制造成本)的構成,包括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財務費用、為銷售產品而發生的銷售費用等都作為期間費用,由當期收入中得到補償,不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
產品成本是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一項綜合性指標,企業生產過程中各項耗費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設備利用是否充分,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產品質量的優劣都可以通過產品成本這一指標表現出來。企業的成本核算過程,也是對產品成本的監督、管理過程,因此,企業的成本核算要適應企業管理的要求。
(二)產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1)加強對生產費用的審核和控制成本核算作為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首先應加強對生產費用的審核和控制,提供生產費用支出的真實資料。對不合理的開支,要堅決抵制;對超計劃的費用開支,要按規定的審批手續辦理;對各項浪費和損失,要查明原因,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2)正確劃分費用支出界限。產品的生產成本是企業的一種費用支出,但企業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并不都屬于產品的生產成本。
為了正確核算產品的生產成本,必須劃清各項費用支出的界限。
A.正確劃清資本支出和收益支出的界限。
B.正確劃清產品生產費用支出與期間費用支出的界限。
C.正確劃清各月份的費用界限。
D.正確劃清各種產品的費用界限。
E.正確劃清完工產品在產品的費用界限。
(3)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產品成本核算工作較復雜,為了保證成本核算的及時和準確,。必須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A.建立和健全定額管理制度。
B.建立和健全材料的計量、收發、領退和盤點制度(包括在產品盤點制度)。
C.建立和健全原始記錄。
D.正確確定成本核算工作的組織方式。
(三)產品成本項目
為了便于歸集生產費用,正確計算產品成本,需要對生產費用進行合理的分類。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劃分,可將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分為以下四個成本項目: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
(3)其他直接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于產品生產的其他支出。
(4)制造費用。制造費用包括企業各個生產單位(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一般包括: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生產單位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修理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運輸費,保險費,設計制圖費,試驗檢驗費,勞動保護費,季節費,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費以及其他制造費用。
將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劃分為成本項目,便于反映產品成本的構成,可以考核各項費用定額或計劃執行情況,查明費用節約或超支的原因,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促使企業更有效地降低成本。
(四)生產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生產成本的核算是對生產費用支出和產品成本形成情況的核算。因此,生產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第一,生產費用的核算;第二,生產成本的計算。
生產費用核算,是根據經過審核的各項原始憑證匯集生產費用,進行生產費用的總分類核算和明細分類核算。然后,將匯集在有關費用賬戶中的費用再進行分配,分別分配給各成本核算對象。
生產成本的計算,是將通過生產費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計算對象上的費用進行整理,按成本項目歸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成本計算。如本期投產的產品本期全部完工,則所歸集的費用總數即為完工產品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產品,則需采用適當方法將按成本項目歸集起來的各項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完工產品的成本。
二、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的分配和歸集
(一)生產費用的總分類核算
為了按照經濟用途歸集生產費用,應設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或設置“生產成本”總分類賬,下設“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兩個明細賬戶),“制造費用”、“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等生產費用總分類賬戶。
“基本生產成本”賬戶是為了歸集核算企業基本生產車間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和計算基本生產產品成本而設置的。賬戶借方登記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及制造費用;貸方登記驗收入庫的完工產品成本;借方余額為基本生產的在產品成本。該賬戶下按產品品種、步驟、類別為對象設置明細賬戶。
“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是為了歸集和核算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和計算輔助生產提供的產品、勞務成本而設立的。該賬戶借方登記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貸方登記輔助生產完工產品或勞務成本;借方余額反映輔助生產在產品成本及尚未轉出的勞務成本。該賬戶下按輔助生產車間設置明細賬戶。
“制造費用”賬戶是為了歸集和分配基本生產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項費用。該賬戶借方登記發生的各項制造費用;貸方登記分配轉出的制造費用;除季節性企業外,該賬戶月末無余額。該賬戶下按車間設置明細賬戶(規模較大的輔助生產車間也可通過在“制造費用”賬戶下設明細賬來核算輔助生產車間的組織和管理費用支出)。
“待攤費用”賬戶核算已經支付,但應分期推銷,計入各月產品成本的費用。該賬戶借方登記已發生的待攤費用;貸方登記按月攤銷,計入各項產品成本的費用;借方余額為尚未攤銷的待攤費用。該賬戶下按費用種類設置明細賬戶。
“預提費用”賬戶核算尚未支付,但應計入本期產品而預先提取的費用。該賬戶貸方登記預提的費用;借方登記支付已預提的費用;余額一般在貸方,反映已預提而尚未支付的費用。該賬戶下按費用種類設置明細賬戶。
(二)生產費用的明細分類核算
企業在進行成本計算時,應根據企業生產的特點和管理的要求采用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分別按產品品別、產品批別、或產品步驟設置“基本生產明細賬”,并按成本項目設置專欄。
企業輔助生產車間,應按照車間、產品或勞務設置“輔助生產明細賬”,并按成本、費用項目設置專欄。
企業各生產單位為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項費用,應按照生產單位設置“制造費用”明細賬,并按費用明細項目設專欄。
企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凡是直接用于產品生產而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應根據有關憑證記入“基本生產明細賬”成本項目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根據有關憑證記入“輔助生產明細賬”有關成本、費用欄;屬于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制造費用,根據有關憑證計入“制造費用明細賬”的有關費用欄。
月終時,將各“輔助生產明細賬”所匯集的費用,按其所提供的產品或勞務的數量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分配,轉入“基本生產明細賬”和“制造費用明細賬”;然后,將“制造費用明細賬”所匯集的費用采用適當分配標準分配給各成本計算對象,分別記入各“基本生產明細賬”的制造費用欄;最后將各“基本生產明細賬”所匯總的費用總額(期初的費用加上本期記入的各項費用),采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并結轉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三)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
各項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一般是根據審核后的原始憑證,編制生產費用分配表,將費用按用途進行分配。凡是直接用于某一種產品生產而發生的費用,就應直接計入該產品的成本;對于幾種產品共同耗用的費用,則應采用適當的分配標準,將費用在這幾種產品間進行分配。
分配標準是分配間接費用的依據,應與被分配的費用有密切的聯系,如工時、生產量、材料消耗定額等。分配標準選擇的合適,才能保證費用分配的正確、合理。
確定分配標準后,進行費用分配時先計算費用分配率,然后計算出各種產品應分配的費用數額。計算公式如下:
某項生產費用的分配率=待分配費用÷分配標準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費用數額=該種產品的分配標準數×費用分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