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會計法律制度
24、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
25、年度、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主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表:利潤分配表以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附表)、財務情況說明書。
26、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程序:
1)按規定編制,不得改篡
2)對應關系應當一致
3)資料填齊,不可遺漏
4)報告(表)由領導、總會計師、主管人簽章、裝訂成冊、加蓋公章
5)發現錯誤及時訂正;錯誤較多,重新制作
27、編制會計報告的基本要求:
1)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據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編制
2)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提供期限應當符合要求
3)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依據應當一致
4)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依據、編制要求、提供對象、提供期限具體要求,由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
5)財務會計報告的責任主體(單位負責人)
28、會計檔案:會計檔案是指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事項的重要歷史資料和證據。29 、會計檔案的管理:
1)會計檔案應當妥善保管。會計檔案由單位會計機構負責整理立卷歸檔,并保管1年,期滿后移交單位的會計檔案管理機構;單位會計檔案不得外借,遇有特殊情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可以提供查閱或者復制原件。
2)會計檔案應當分期保管。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
永久: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稅收會計的稅收年報;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單位決算;財政總決算的總預算
定期:分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五類,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第一天算起。
3)會計檔案應當按規定程序銷毀。對于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解決市為止;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30、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的特點:
1)一般的會計憑證、賬簿、保管期限為15年
2)月度、季度會計報告(表)保管期限為15年
3)固定資產卡片(屬于會計賬簿類檔案)報廢后保管5年
4)永久的會計檔案
5)保管期從會計年度終了的后第一天算起
相關推薦:提高系列:2010會計證《法規與道德》八套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