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稅法的構成要素:
1)總則:總則包括立法依據、立法目的、基本原則、適用范圍等。
2)內容
①納稅人(納稅主體)。是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
、谡鞫悓ο(納稅客體)。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中征納雙方權利義務所指向的物或行為,即對什么征稅的問題。
、鄱惸。①稅種:稅收的種類。②稅目:征稅對象的具體項目。
④稅率。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它體現征稅的深度。
A. 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不論數額大小,都按同一種比例征稅。如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
B. 定額稅率。是稅率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按照征稅對象的計量單位直接規定一個固定稅額,所以又稱為固定稅額。如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等。
C. 超額累進稅率。是按征稅對象數額的大小劃分若干等級,每個等級由低到高規定相應的稅率,征稅對象數額越大稅率越高,數額越小稅率越低。如個人所得稅。
D. 超率累進稅率。是以征稅對象數額的相對率劃分若干等級,分別規定相應的差別稅率,相對率每個超過一個級距的,對超過的部分就按高一級的稅率計算征稅。如土地增值稅。
、菁{稅環節。是指稅法規定的征稅對象在從生產到消費的流轉過程中應當繳納稅款的環節。
、藜{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后時間限制。
、呒{稅地點。是指納稅人具體繳納稅款的地點。
、鄿p稅、免稅。減稅是對應納稅額少征一部分稅款,免稅是對應納稅額全部免征。
3) 罰則(法律責任)。是對有違反稅法行為的納稅人采取的懲罰措施,包括加收滯納金、處以罰款、追究刑事責任等。
4) 附則。一般都規定與該法緊密相關的內容,比如該法的解釋權、生效時間等。
4、稅收法律關系,是指國家與納稅人之間根據稅法規定形成的稅收權利和義務關系。
1)稅收法律關系的要素:由主體、內容和客體構成。
①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當事人 (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
、诙愂辗晒芾淼膬热荩寒斒氯说臋嗬土x務
、鄱愂辗申P系的客體: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
納稅主體的權利就是征稅主體的義務;征稅主體的權利就是納稅主體的義務。
2)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終止:
、佼a生:稅收法律關系從“無”到“有”的過程
、谧兏憾愂辗申P系變化的過程
③終止:稅收法律關系從“有”到“無”的過程
相關推薦:考試吧策劃: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備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