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概述★ |
第 2 頁:第一節 愛崗敬業 |
第 3 頁:第二節 誠實守信 |
第 5 頁:第三節 廉潔自律 |
第 7 頁:第四節 客觀公正 |
第 9 頁:第五節 堅持準則 |
第 12 頁:第六節 提高技能 |
第 15 頁:第七節 參與管理 |
第 16 頁:第八節 強化服務 |
第五節 堅持準則
概念
1.準則,是指會計人員進行會計工作的標準和依據,包括會計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制度以及與之相關的法律規范。
包括:《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票據法》、《現金管理暫行條例》、《支付結算辦法》、《個人所得稅法》、《增值稅暫行條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等。
上述這些法律、制度是會計人員能夠履行好其職能的重要保證。
2.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單位、社會公眾和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的情況,可以借鑒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發布《職業會計師道德守則》提出的如下建議:
(1)如遇到嚴重的職業道德問題時,職業會計師首先應遵循所在組織的已有政策加以解決;如果這些政策不能解決道德沖突,則可私下向獨立的咨詢師或會計職業團體尋求建議,以便采取可能的行動步驟。
(2)若自己無法獨立解決,可與最直接的上級一起研究解決這種沖突的辦法。
(3)若仍無法解決,則在通知直接上級的情況下,可請教更高一級的管理層。若有跡象表明,上級已卷入這種沖突,職業會計師必須和更高一級的管理當局商討該問題。
(4)如果在經過內部所有各級審議之后道德沖突仍然存在,那么對于一些重大問題,如舞弊,職業會汁師可能沒有其他選擇。作為最后手段,他只能訴諸辭職,并向該組織的適當代表提交一份信息備忘錄。
一、堅持準則是會計人員履行會計職責的標準和依據
1.會計準則,是由財政部制定發布的用于指導具體會計業務操作的行為準則,是會計人員堅持準則的核心。
2.組織的經濟行為是否合乎會計準則的規定,會計人員具有識別、監督和反映的責任。
3.會計準則是進行經濟業務處理、設計單位會計制度的直接依據。會計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準則的規定處理經濟業務、設計會計制度。
【2008年•判斷題】會計準則是處理經濟業務、設計單位會計制度的間接因素。 ( )
[答案]錯
4.2006年,我國財政部發布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內容涉及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
相關推薦:考試吧策劃: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備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