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5—26】以銀行存款發放職工工資28 500元。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企業應付職工薪酬這項負債減少了28 500元,銀行存款減少28 500元。其會計分錄: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8 500
貸:銀行存款 28 500
【例題5—27】按職工工資總額計提職工福利費,比例為14%。
分析:根據國家規定,企業可以按照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14%)從成本費用中提取職工福利費。提取時,一方面使得企業當期的費用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使得企業的應付福利費增加。對于費用成本的增加應區分不同人員的工資提取的福利費,分別在不同的賬戶中列支。其中,A產品生產工人工資提取的福利費為1 960(14 000×14%)元,B產品生產工人工資提取的福利費為840(6 000×14%)元,屬于生產成本的增加,應記入“生產成本”賬戶的借方,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提取的福利費為224(1 600×14%)元,屬于間接生產費用的增加,應記入“制造費用”賬戶的借方,廠部管理人員的工資提取的福利費為616(4 400×14%)元,屬于期間費用的增加,應計入“管理費用”賬戶的借方,本廠基建工程人員的工資提取的福利費為350(2 500×14%)元,屬于在建工程成本的增加,應計入“在建工程”賬戶的借方;上述福利費尚未支付形成企業的一項負債,負債的增加,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賬戶的貸方。其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A產品 1 960
——B產品 840
制造費用 224
管理費用 616
在建工程 350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3 990
【例題5—28】以銀行存款支付廠部行政管理部門辦公費、水電費1 600元。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得企業管理部門的管理費用增加1 600元,銀行存款減少1 600元。其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1 600
貸:銀行存款 1 600
【例題5—29】按照規定的固定資產折舊率,計提本月固定資產折舊12 600元,其中車間固定資產折舊8 000元,廠部行政管理部門固定資產折舊4 600元。其會計分錄:
借:制造費用 8 000
管理費用 4 600
貸:累計折舊 12 600
【例題5—30】月末,將本月發生的制造費用18 500元按照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計入A、B兩種產品生產成本。其中A產品生產工人工資14 000元,B產品生產工人工資6 000元。
分析:企業發生的制造費用屬于間接費用,需要采用一定的標準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制造費用的分配標準可以采用:按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分配等。對于本項業務,該企業采用的是按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制造費用。首先,應歸集本月發生的制造費用總額。根據材料費用歸集、人工費用歸集、制造費用歸集等業務可以計算出本月實際發生的制造費用為18 500元。按A、B產品的生產工人工資的比例分攤共同負擔的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分配率=18 500÷(14 000+6 000)=0.925
A產品應分攤的制造費用:14 000×0.925=12 950元
B產品應分攤的制造費用:6 000×0.925=5 550元
將分配的結果計入產品成本,使企業的產品生產費用增加18 500元,制造費用減少18 500元。其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A產品 12 950
——B產品 5 550
貸:制造費用 18 500
【例題5-31】本月投產的100臺A產品全部制造完工,并已驗收入庫,按其實際生產成本59 310元轉賬。
分析:產品生產完工驗收入庫結轉成本時,一方面使得企業的庫存商品A產品成本增加59 310元,另一方面,由于結轉完工入庫商品的生產成本,使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占用的資金減少59 310元。其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A產品 59 310
貸:生產成本——A產品 59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