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供應過程業務的核算
供應過程是生產準備過程,主要包括勞動資料的準備,即購建固定資產和勞動對象的準備即購買原材料等。
一、購建固定資產
(一)主要內容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使用期限超過1年的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原價應包括企業為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固定資產的取得既可以外購也可以自行建造。一般而言,外部購入固定資產是企業固定資產增加的主要渠道,包括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二)賬戶設置
1.“固定資產”賬戶
“固定資產”賬戶屬于資產類賬戶,核算企業固定資產的原價,即實際成本。
借方:登記增加的固定資產原始價值;
貸方:登記減少的固定資產原始價值;
余額: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期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該賬戶應按固定資產類別、使用部門和每項固定資產設置明細分類賬,進行明細分類核算。對于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價值損耗,即固定資產的折舊額,不在本賬戶進行核算,而是專門設置“累計折舊”賬戶進行核算。
2.“在建工程”賬戶
“在建工程”賬戶屬于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進行設備安裝工程(包括需要安裝設備的價值)、固定資產建造過程等發生的實際支出。
借方:登記各項工程發生的實際支出數;
貸方:登記固定資產竣工、交付使用時的實際支出數。
余額: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發生的各項實際支出。
該賬戶應按工程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三)會計核算
【例題5一13】長白企業購入一臺不需安裝的設備,發票價款80 000元,增值稅額13 600元,包裝費800元,運輸費300元,保險費200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付訖。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一方面應按確定的原價使企業的固定資產增加94 900(80 000+13 600+800+300+200)元;另一方面使企業銀行存款減少94 900元。其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設備 94 900
貸:銀行存款 94 900
【例題5一14】長白企業購入需要安裝的設備一臺,發票價款為100 000元,增值稅額17 000元,支付的運雜費2 000元,保險費500元,款項以銀行存款付訖,設備已交付安裝。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銀行存款減少119 500(100 000+17 000+2 000+500)元;在建工程增加119 500元。其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設備 119 500
貸:銀行存款 119 500
【例題5一15】承上例,上述設備安裝時領用材料3 000元,應付安裝工人工資1 500元。安裝設備時發生的安裝成本計入固定資產的原價。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企業的在建工程增加4 500元;原材料減少3 000元,應付職工薪酬增加1 500元。其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設備 4 500
貸:原材料 3 000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1 500
【例題5—16】承上例,上述設備安裝調試完畢,交付使用。
分析:設備安裝調試完畢時,應將已確定的固定資產原價124 000(119 500+4 500)元從“在建工程”賬戶轉入“固定資產”賬戶。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企業的固定資產增加124 000元,在建工程減少124 000元。其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設備 124 000
貸:在建工程——設備 124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