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會計工作的行政管理?
1.《會計法》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2.我國對會計工作實行的是“統一指導、分級管理”原則下的政府主管壓倒型管理體制。
財政部門履行的會計行政管理職能主要有?
1. 會計準則制度及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會計準則制度及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是財政部門管理會計工作中的一項最基本的職能。2.會計市場管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必須加強對會計市場的管理,包括會計上次的準入管理、過程的監管和會計市場退出管理三個方面。會計從業資格是進入會計職業的門檻,是一種職業資質。3.會計專業人才評價。4.會計監督檢查。5.財政部門對會計市場進行監管,還應依法加強對會計行業自律組織的監督、指導。
會計工作的自律管理?
1. 行政管理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行業自律是指行業協會根據會員一致的意愿,自行制定規則,并據此對各成員進行管理,以促進成員之間的公平競爭和行業的有序發展。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務實)。3.中國會計學會(務虛)。
單位會計工作管理?
1. 單位負責人要組織、管理好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合伙企業中執行合伙事務的為主要負責人。2.會計人員的選拔人擁有所在單位具體負責,①.如從事具體會計工作應當取得會計從業資格②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3年以上的經歷,單人總會計師應當取得會計師任職資格后主管一個單位或者單位內一個重要方面的財務會計工作時間不少于3年等,督促會計人員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監督。
三、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會計核算過程主要包括取得和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帳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
會計核算的依據?
《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核算,是對會計核算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保證會計資料質量的關鍵。
對會計資料的基本要求?
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會計憑證?
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填制、審核會計憑證是會計核算工作的首要環節。更加《會計法》規定:1.辦理需進行會計核算的經濟業務事項必須填制或者取得原始憑證并及時送交會計機構。2.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的審核。3.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4.但趙國際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5.記賬憑證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原始憑證及有關資料編制。
會計帳簿?
會計賬簿是連接會計憑證和財務會計報告的中間環節。根據《會計法》規定:1.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并保證其真實完整。所有實行獨立核算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都必須根據《會計法》規定,設置會計帳簿,并保證其真實、完整。2.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依法在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會計法》私設會計賬簿進行登記、核算。3.會計賬簿登記,必須已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4.各單位應當定期將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保證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及款項的實有數額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有關內容相符、會計帳簿之間相對應的記錄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的有關內容相符。5.使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會計賬簿的登記、更正,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財務會計報告?
1. 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編制。2.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在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需要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3.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依據應當一致。4.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按照規定的對象、期限提供給有關方面,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5.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會計檔案?
各單位對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建立檔案,妥善保管。
會計核算的其他?
1. 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豈止12月31日止。2.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要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3.各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際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并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