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會計檔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建立檔案,妥善保管。
(一)適用范圍
我國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按規定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
(二)管理部門
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共同負責
(三)要求
1.必須加強對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領導;
2.要建立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等制度;
3.會計檔案要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閱,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
妥善保管:
(1)會計檔案由單位會計機構負責整理歸檔,并保管一年期滿后,移交單位的會計檔案管理機構或指定專人繼續保管
(2)單位會計檔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后可以提供查閱或者復制原件
程序銷毀:
(1)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應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提出銷毀意見,會同會計機構共同鑒定,報單位負責人批準后,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
(2)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四)會計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
1.有關數據、會計軟件資料等應作為會計檔案進行管理;
2.采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應當保存打印出的紙質會計檔案。
六、其他相關規定
(一)會計年度的規定
1.會計年度自公歷l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規定,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三)會計處理方法
各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并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
企業可以變更會計政策的情況,一是有關法規發生變化,要求企業變更會計政策,二是改變會計政策后能夠更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本節重點把握:
1.整節內容均為重要考點;
2.注意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一些細節規定;
3.需要通過練習加強記憶。
學習建議:
建議大家學習本節內容時動手做出圖標,從宏觀角度掌握本節框架,進而在框架中填充細節,已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