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負債
1.定義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所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判斷)
2.特點(多選題)
(1)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法定義務和推定義務)
(2)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本質特征)。
(3)是由于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要點總結】
(1)法定義務:應交稅費、應付職工薪酬;
(2)推定義務:銷售商品中承諾的“三包”服務,特殊行業的環境保護與環境恢復等推定義務。
(3)負債履行形式:資產、勞務、債轉股。負債的履行將導致資產減少、權益或另一項負債增加或兩者兼而有之。
(4)債權人放棄債權,不屬于負債,負債轉化為營業外收入。
(5)企業預期將要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可能產生的債務,不能作為會計上的負債處理。
【例題27·多選題】負債的特征有( )。
A.由于過去交易或事項所引起
B.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
C.承擔的潛在義務
D.最終要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正確答案』AD
3.分類(按照償還期限或者說流動性劃分)
流動負債: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負債、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預計負債等。
長期負債(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等。
【例題28·多選題】下列各項屬于流動負債的是( )。
A.預收賬款
B.應收賬款
C.預付賬款
D.應付賬款
E.應付債券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選項BC屬于資產,選項E屬于非流動負債。
(三)所有者權益(或凈資產、股份公司稱為股東權益)
1.定義(判斷題)
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
【要點總結】
(1)資產=權益=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負債+所有者權益。
(2)所有者權益和負債有著本質的區別,兩者的性質不同、償還期不同、享受的權力不同、風險程度不同、對企業資產要求權的順序不同。
2.特點
(1)數額大小由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確定;
(2)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動都必須按照有關法律、制度、章程或合同執行。
3.構成(多選題)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損失。
利得指的是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要點總結】
(1)留存收益指的是利潤中扣除分配給投資者的股利后的金額。
(2)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指的是通過“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核算的經濟活動。
(3)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例題29·判斷題】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投資者對企業全部資產的要求權。( )
『正確答案』錯
『答案解析』所有者權益是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