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企業主要經濟業務概述 |
第 2 頁:第二節 資金籌集業務的核算 |
第 3 頁:第三節供應過程業務的核算 |
第 4 頁:第四節 生產過程業務的核算 |
第 6 頁:第五節 利潤形成與分配業務的核算 |
第五節 利潤形成與分配業務的核算
一、利潤形成
(一)主要內容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利潤是在會計期間內經濟利益的增加,表現為資產的流入、增值或負債減少而引起的權益的增加。
根據對外報告的利潤表的編制要求,利潤分三個層次,即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1.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它是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投資收益等項目構成。
營業利潤的計算公式: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1)營業收入,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
(2)營業成本,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
(3)營業稅金及附加,反映企業經營業務應負擔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4)期間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5)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所形成的損失。
(6)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反映因公允價值變動而形成的收益(或損失),核算中應用的賬戶名稱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7)投資收益,反映企業各種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損失)。
2.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為營業利潤與營業外收支凈額的合計。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1)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罰沒利得、政府補助利得、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
(2)營業外支出,是指不屬于企業生產經營費用,與企業生產經營沒有關系,但按照有關規定應從企業實現的總額中扣除的支出,是直接計入利潤的損失。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盤虧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非常損失包括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水災、火災、地震等;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偷盜、丟失、霉爛變質等。
3.凈利潤
凈利潤是利潤總額減去根據所得稅準則確認的應當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后的凈額。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應納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二)利潤形成的賬戶設置
1.“本年利潤”賬戶
“本年利潤”賬戶,屬于所有者權益類賬戶。該賬戶核算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
借方:登記會計期末由“主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外支出”賬戶及“所得稅費用”賬戶轉入的金額;
貸方:登記會計期末由“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投資收益”等賬戶轉入的金額;
余額:年度終了,“本年利潤”賬戶轉入“利潤分配”賬戶前的貸方余額表示凈利潤(凈盈利),借方余額表示虧損總額。期末將“本年利潤”賬戶余額全部轉入“利潤分配”賬戶,結轉后“本年利潤”賬戶應無余額。
2.“營業外收入”賬戶
“營業外收入”賬戶,屬于損益類賬戶。該賬戶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收入。
借方:登記會計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營業外收入額;
貸方:登記營業外收入的實現即營業外收入的增加;
余額:結轉后,該賬戶期末無余額。
該賬戶可按營業外收入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3.“營業外支出”賬戶
“營業外支出”賬戶,屬于損益類賬戶。該賬戶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
借方:登記營業外支出的發生即營業外支出的增加;
貸方:登記會計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營業外支出額;
余額:結轉后,該賬戶期末無余額。
該賬戶可按營業外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4.“投資收益”賬戶
“投資收益”賬戶,屬予損益類賬戶。該賬戶核算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
貸方:登記企業實現的投資收益和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凈損失;
借方:登記發生的投資損失和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凈收益;
余額:結轉后,該賬戶期末無余額。
該賬戶可按投資種類設置明細賬戶,進行明細核算。
5.“所得稅費用”賬戶
“所得稅費用”賬戶,屬于損益類賬戶。該賬戶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借方:登記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出的所得稅費用;
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所得稅費用額;
余額: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三)利潤形成的核算舉例
【例題5-43】采購的物資材料在運輸途中,由于自然災害損失10000元。損失物資的增值稅1700元已記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借方。
借:營業外支出11700
貸:在途物資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700
【例題5-44】該公司取得罰款收入5000元,所得款項已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5000
貸:營業外收入5000
【例題5-45】該公司收到某公司分配的投資收益計3000元(該收益由投資后產生,成本法核算),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3000
貸:投資收益3000
【例題5-46】明光公司在會計期末將本期實現的各種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300000元、其他業務收入90000元、投資凈收益3000元、營業外收入5000元轉入“本年利潤”賬戶。
借:主營業務收入300000
其他業務收入90000
投資收益3000
營業外收入5000
貸:本年利潤398000
【例題5-47】明光公司在會計期末將本期實現的各項支出包括主營業務成本200000元、其他業務成本60000元、營業稅金及附加40000元、管理費用10000元、財務費用600元、銷售費用400元、營業外支出1000元、轉入“本年利潤”賬戶。
借:本年利潤312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200000
其他業務成本60000
營業稅金及附加40000
管理費用10000
財務費用600
銷售費用400
營業外支出1000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利潤=300000+90000-200000-60000-40000-10000-600-400+3000=82000(元)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利潤總額=82000+5000-1000=86000(元)
【例題5-48】明光公司計算本年應交所得稅(所得稅率為25%)。假定本例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00元。(修改了書中的例題)
應納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100000×25%=25000元
借:所得稅費用25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5000
實際繳納稅金時,借記“應交稅費”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
【例題5-49】該公司本月結轉本期所得稅25000元。
借:本年利潤25000
貸:所得稅費用25000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86000-25000=61000(元)
小結:
利潤的形成
1.計算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考試、編制利潤表)
2.賬務處理的方式——結轉各損益類賬戶,“本年利潤”賬戶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