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稅收概述 |
第 2 頁:第二節主要稅種 |
第 5 頁:第三節 收征管 |
三、營業稅
(一)營業稅的概念
營業稅是以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所取得的營業額為 征稅對象而征收的一種貨物勞務稅。
(二)營業稅納稅人
1.營業稅的納稅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
2.營業稅的扣繳義務人。中國境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以其境內代理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以受讓方或者購買方為扣繳義務人。
非居民在中國境內發生營業稅應稅行為而在境內未設立經營機構的,以代理人為營業稅的扣繳義務人;沒有代理人的,以發包方、勞務受讓方為扣繳義務人。
(三)營業稅的稅目、稅率
1.營業稅稅目。現行營業稅的稅目按照行業、類別的不同設置了9個稅目。如表3—5所示。
2.營業稅稅率。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營業稅應稅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并且參照不同行業的盈利水平,營業稅稅率按行業實行有差別的比例稅率,即3%、5%、5%~20%。如表3—5所示。
表3—5營業稅稅目、稅率表
科目 |
征收范圍 | 稅率 |
交通運輸業 | 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理運輸、裝卸搬運 | 3% |
建筑業 | 建筑、安裝、修繕、裝飾及其他工程作業 | 3% |
金融保險業 | 金融、保險、典當 | 5% |
郵電通信業 | 郵政、集郵、郵匯、報刊發行、郵務物品銷售、電報、電傳、電 話、電話安裝 | 3% |
文化體育業 | 表演、播映、經營瀏覽場所、其他文化業、體育 | 3% |
娛樂業 | 歌廳、舞廳、卡拉0K歌舞廳、音樂茶座、臺球、高爾夫球、保 齡球、游藝 | 5%,20% |
服務業 | 代理業、旅店業、飲食業、旅游業、倉儲業、租賃業、廣告業及 其他服務業 | 5% |
轉讓 無形資產 |
轉讓土地使用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商譽 | 5% |
銷售不動產 | 銷售建筑物及其他土地附著物 | 5% |
說明:
1.納稅人兼有不同稅目應稅行為的,應分別核算不同稅目的營業額、轉讓額、銷售額;未分別核算或不能準確提供數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2.納稅人經營娛樂業具體適用的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本條例規定的幅度內決定。從2001年5月1日起,對夜總會、歌廳、舞廳、射擊、狩獵、跑馬、游戲、高爾夫球、游藝、電子游戲廳等娛樂行為一律按20%的稅率征收營業稅。自2004年7月1日起,保齡球、臺球減按5%的稅率征收營業稅,稅目仍屬于“娛樂業”;
3.居民個人按市場價格出租居住用房減按3%的稅率征收。
(四)營業稅應納稅額
營業稅以納稅人的營業額為計稅依據。其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
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的營業額、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取得的銷售額,統稱為營業額,是營業稅的計稅依據。
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價外費用包括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罰息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五)營業稅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并收訖營業收入款項或者取得索取營業收入款項憑據的當天。
2.納稅期限。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
3.納稅地點。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但是,納稅人提供的建筑業勞務以及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應稅勞務,應當向應稅勞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四、企業所得稅
(一)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企業所得稅是對在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所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征收的一種稅。
(二)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業所得稅稅率
企業所得稅稅率采用比例稅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取得符合稅法規定情形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另外,稅法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1.收入總額。收入總額是指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 2.不征稅收入。在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
(1)財政撥款;
(2)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3)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4)根據《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精神,企業內部處置資產,除將資產轉移至境外以外,不視同銷售收入,相關資產的歷史成本延續計算。
3.免稅收入。在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列為免稅收入:
(1)國債利息收入;
(2)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3)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4)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5)企業政策性搬遷收入。
4.準予扣除的項目。包括四個方面:成本、費用、稅金、損失。
5.不得扣除的項目。下列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5)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以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項非廣告性質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風險準備等準備金支出;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6.虧損彌補。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
(五)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
1.納稅地點。企業按登記注冊地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登記注冊地是指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登記注冊的住所地。
2.納稅期限。企業所得稅按年計征,分月或者分季預交,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企業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3.納稅申報。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