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政府采購法律制度
【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構成】
我國的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國務院各部門特別是財政部頒布的一系列部門規章以及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組成。
(一)政府采購法
《政府采購法》是規范我國政府采購活動的根本性法律,也是制定其他政府采購法規制度的基本依據。
(二)政府采購部門規章
國務院相關部門頒布有關政府采購的部門規章,以細化《政府采購法》中的原則性規定。如《政府采購信息公告管理辦法》《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等。
(三)政府采購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
各地政府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頒布了規范本行政區域內政府采購活動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
【例題·多選題】下列屬于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構成的有( )。
A.政府采購法
B.政府采購部門規章
C.政府采購地方性法規
D.政府規章
【答案】ABCD
【政府采購的概念與原則】
(一)政府采購的概念
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1.政府采購的主體范圍
政府采購的主體(又稱采購人)是指使用財政性資金和政府借款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組織。《政府采購法》沒有將國有企業納入政府采購的主體范圍。
【例題·單選題】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我國政府采購主體的是( )。
A.國家機關
B.事業單位
C.社會團體組織
D.國有企業
【答案】D
【解析】《政府采購法》沒有將國有企業納入政府采購的主體范圍。
2.政府采購的資金
范圍政府采購資金為財政性資金和由財政償還的公共借款。財政性資金是指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以及與財政資金相配套的單位自籌資金的總和。
3.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政府采購限額標準
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采購限額標準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并公布。屬于中央預算的政府采購項目,其集中采購目錄和政府采購限額標準由國務院確定并公布;屬于地方預算的政府采購項目,其集中采購目錄和政府采購限額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機構確定并公布。
4.政府采購的對象范圍
政府采購的對象包括貨物、工程和服務。所謂貨物,是指各種形態和種類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設備、產品等;所謂工程,是指建設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新建、改建、擴建、裝修、拆除、修繕等;所謂服務,是指除貨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購對象。
【例題·單選題】下列資金中,不屬于財政性資金范圍的是( )。
A.預算內資金
B.預算外資金
C.與財政資金相配套的單位自籌資金
D.企業的注冊資本金
【答案】D
【解析】財政性資金是指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以及與財政資金相配套的單位自籌資金的總和。
(二)政府采購的原則
《政府采購法》規定,政府采購應當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
1.公開透明原則
公開透明原則,是指有關采購的法律、政策、程序和采購活動等對社會公開,所有相關信息都必須公之于眾。公開透明原則應當貫穿于政府采購全過程。
2.公平競爭原則
公平競爭原則要求政府采購活動在確保公平的前提下充分引入競爭機制。因此,公平競爭原則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競爭性原則和公平性原則。
3.公正原則
公正原則主要指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相對于作為投標人、潛在投標人的多個供應商而言,政府采購主管部門相對于作為被監督人的多個當事人而言,應站在中立、公允的立場上,對于每位相對人都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平等對待、一視同仁,而不厚此薄彼,因其身份不同而實行差別對待。
4.誠實信用原則
一方面,要求采購主體在項目發標、信息公布、評標審標過程中要真實,不得有所隱瞞;另一方面,也要求供應商在提供物品、服務時達到投標時作出的承諾,樹立相應的責任意識。
【例題·單選題】政府采購要按照事先約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對所有供應商一視同仁,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干預采購活動的正常開展,這體現了( )。
A.公開透明原則
B.公平競爭原則
C.公正原則
D.誠實信用原則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政府采購的原則。
關注"會計從業"微信,獲取最新報名、考試時間、查分等信息!
會計從業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從業"
會計從業資格交流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