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吳本文:這個問題屬于整個考研階段時間的分配的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基礎,報考專業競爭不同的程度所要求付出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我個人的時間可以先給大家交待一下,但是不一定具有借鑒意義,等我把個人時間大概交待以后,我會針對06年考研的同學他們的時間大概的劃分一下,按照我的理解進行一個分配。
首先,講一下我個人自己時間的劃分。當時準備專業課的的時間是從9月11號到了北京以后才開始,那個時候到了北京才把有一些專業課的書買到。整天的復習時間是從早上7:30分左右就已經在教室里面進入狀態了,正常不會超過7:30分的。到中午11:30分準時下課,下課的時候教師外面剛好廣播電臺開始廣播,上午的時間一般都給了政治,這是前期9月份到11月份的時候。下午從2:00到5:00,中間必須睡一覺,可以保證下午的精力,當時午睡特別好,我特意租了一個小房子。晚上的時間最遲不能超過7:00到11:30分,這個根據我們旁邊考研的人,他們瘋狂到什么程度我就瘋狂到什么程度,他們熬到11:30分,我也熬夜到11:30分,這樣算下來是每天超過11個小時,當時我是辭職考試的,面對大四的同學還要面對一些其他的問題,你的時間會消耗很多,這個時候我們要講一下針對大四06年考研的同學,剩下50幾天的時間,對于文經類的專業課來說,我認為這個階段在11月底之前你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專業課書至少已經看了兩遍,一個比較熟悉的階段。熟悉是什么意思?什么程度才叫熟悉?按照我的理解是把一門參考書某一門學科的幾本參考書放在一起,你只把目錄打開,你看到目錄就可以回憶起來這本書大概講什么,把目錄合起來能夠按照自己的理解,把相應學科發展大概的脈絡能夠梳理出來,每一章、每一節講的什么,這門書講什么內容、那本書又補充什么內容,有一個總體的框架,這是在11月底之前總體框架做完。
在做完整體框架搭建,在熟悉和理解的基礎上還是不夠的,在11月底還不到,還剩下10天左右的時間,如果這些時間沒有做完的話,在剩下的時間一定要做到對參考書進行相應的知識的拓展,相應的知識拓展就是以專業課的目錄和你自己構建的整體的框架,你認為哪部分是重要的?本身在這個學科里面也是比較重要的。
第二,你認為有一些地方你不懂、不太清楚的,把這些相應的問題抽出去,到人大復習資料上你去找相應的內容進行填充。因為參考書只是針對本科生的通用教材,這個上面所涉及的問題,深度不夠、廣度也不夠,更沒有你自己的境界,你進行相應的論文檢索之后,你在某一個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上面就會有一些拓展,等你看完這些知識拓展以后,你回過頭看這些參考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對有一些問題有自己的見解,而這些深度、廣度、寬度是北大要求同學的東西。北大要求同學不僅僅會背參考書,更多需要的是你的理解。老師看重的也是這么幾點,對某些問題的深度、廣度、寬度如何。
到了12月份的時候你的觸角不要往外延伸,把你收集到的東西進行消化,因為12月份離考研的時間不是很長了,越往后的時候,你的理解成份越低、記憶的成份越多,整個12月份把你所收集的資料和參考資料上所講的內容進行知識歸納、知識理解,按照你理解的方式一條條的理解出來。
到了1月份的時候,你可以抽出半天的時間,甚至半天多的時間,來背專業課內容,我剛才用了一個詞兒是“背誦”,而不是理解。
針對07的話,我覺得你動手要早一些,考研是動手早的話比較好。如果你專業也選定了、學校也選定的話,就是跨專業的話,你要利用一些條件,如果本校開設這個相應的學科要去旁聽,如果本校沒有開的話,你到網上相應學校招生簡章上面找,總可以找到這個學科最基礎的教材,把它買回來自己看,你看的時候,不需要理解太多,看一點是一點,逐步的就可以融入進去,你需要融入到這樣學科的環境當中去,這是你需要做的第一項工作。
第二,對06年考研同學來講時間多了很多。你在準備看書的同時,還需要關注這個學科相應的電子期刊、相應的雜志當中的一些論文。等到明年6、7月份的時候,正式的進入考研的時候,你會有一個堅實的積累,否則你和大三、大四、本專業的同學競爭不太容易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對于后期的復習,難度就要增加了。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