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
第 24 頁:毛澤東思想概論核心考點 |
第 34 頁:毛澤東思想概論核心筆記梳理 |
第 46 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第 58 頁: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
一、 馬克思主義 哲學核心考點
1,馬哲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1)恩格斯提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何者第一,有無同一)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①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回避的問題;②是解決其他哲學問題的前提;③是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依據;④是人們生活中的基本問題。
(2)一切哲學都不能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這是哲學的黨性。
(3)唯物主義主張物質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說明世界,不附加外來成分。
(4)唯心主義主張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把握唯心主義的兩個基本形態)
①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感覺、觀念作為唯一真實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劉禹錫唯物)
②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脫離個人的精神變為獨立的存在,作為世界本原和萬物創造者。
將認識過程中的感性階段夸大、絕對化,導致主觀唯心主義。將認識過程中的理性階段夸大、絕對化,導致客觀唯心主義。
(5)唯心主義產生的根源:①社會歷史根源、②階級根源、③認識論根源(感覺是屏障,不可知論)
(6)舊唯物主義的缺陷: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沒有確立科學的實踐觀。
(7)馬克思主義的特征:(馬克思最偉大的貢獻:創立唯物史觀;) (舊唯物半截子是因為自然觀唯物,歷史觀唯心;)①階級性---公開申明為誰服務;(一切辯證法都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發展變化的。沒有認為世界統一)
②實踐性---強調理論對實踐的依賴關系,理論反過來又指導實踐。(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實踐)
③革命性與科學性的統一。馬克思和舊唯物最主要區別:唯物史觀。
(8)馬哲與具體科學的關系:一般與個別;抽象與具體;指導與被指導;普遍與特殊。共性與個性
2,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作用(多選把握)(一)
(1)揭示人類社會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為我們理解社會提供思想武器。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為我們認識社會提供了辯證法原則,我們要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認識社會。
(3)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三觀)
(4)提高人們對社會發展、社會管理規律的認識和運用能力。
3,馬哲和西方哲學:反對科學主義但重視科學精神,反對抽象人本主義但重視人文精神(一)
(1)科學主義否定哲學世界觀功能,推崇科學知識,放棄世界觀的研究。
(2)人本主義反對科學和理性,強調人的存在的本體論(不是以人為本),具有非理性主義的特點。
4,物質觀體現唯物自然觀和歷史觀、唯物論與辯證法、本體論與認識論的統一(二)。
(1)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定義的意義:三個劃清界限---同唯心主義和二元論、同不可知論、同舊唯物主義。(正確理解物質范疇要把握自然物質的多樣性,客觀實在性。)
(物質和物質范疇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物質和物質形態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庸俗唯物的錯誤是抹殺了意識的主觀特征。)
(2)客觀實在是物質的共同的一般本質,它通過運動表現出來。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什么也沒有。(3)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運動和物質不可分離,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是機械唯
物論;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是唯心論。運動和靜止都是物質的固有屬性,運動絕對,靜止相對,他們相互包含。
(4)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相對靜止使事物呈多樣性,是區分事物基礎,衡量事物運動尺度。
(5)實踐是人能動地改造物質世界的對象性活動。形式:生產、處理和變革社會關系和科學實驗。
(6)實踐有三個基本特征:客觀現實性、自覺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實踐三環節:目的、手段、結果反饋。
(7)主體是指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是主體活動對象的總和。實踐活動就是以主體、中介和客體為基本骨架的動態系統,通過實踐活動使客體主體化,使主體客體化。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