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學?冃菍W校管理的目標和尺度
學校績效是指學校功能發揮所產生的實際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標志。一所小學的績效一般包括學校工作任務完成的情況、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壞等,同時還包括學校所有成員知識技能、工作態度以及工作成果等各個方面的基本狀況,以及由以上諸方面所反映的學校組織及其人員的素質、對環境變化所表現出來的適應能力和對社會需求的滿足程度等。
我們如何來評價一所小學的績效呢?國內外學者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理論觀點。
1、目標模式。這是一種分析學?冃У妮^普遍和傳統的方法,由教育主管機關制訂一套學校績效的指標體系,通過學校工作的最后結果來檢驗學校的績效,達到標準就是績效高,反之就是績效低。
2、投入—產出模式。這種模式注重效率,認為績效應以較少的資源投入培養數量較多、質量較好的人才為標志。因此把社會各方對學校的投入(包括資金、師資水平、學生原有水平、學生的家庭經濟背景、學校領導能力和作風等)進行統計學的處理后作為基礎,預測學生未來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并把它與學生的實際成績相比較,其結果就是學校績效的標度。
3、需求滿足模式。這種模式注重需求的滿足程度,認為學校績效的高低取決于學校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各主要的相關群體的正當需求,如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校長、教師、家長、學生等,因為學校的活動要受到這些群體的支配或影響。
4、環境適應模式。它強調學校應不斷變換自己,適應環境,主動迎接環境的挑戰,獲得外界的認可,并求得功能的有效發揮。這一模式注重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要求,注重學校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并以此為依據來衡量學校的績效。
5、學校內質優化模式。它側重學校本身的因素對于學?冃У挠绊懀J為學校功能的發揮取決于學校的辦學思想、組織的健全程度、制度的完備程度以及領導機構的決策領導能力等。
以上幾種不同的模式代表了對于學?冃У牟煌瑑r值取向,各有各的優點和不足。把這些模式的合理方面加以綜合,就能對學校績效產生更全面的理解。
學校的績效只有經過評估才能量化并加以比較,才能成為衡量學校工作的尺度。因此績效評估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冃гu估的總體目的在于提高績效。具體地說,通過績效評估,可以對教職員工的工作績效做出評定,并據此決定工資報酬的級別,決定工作崗位以及升遷等;通過績效評估,可以使學校更確切地掌握教職員工的基本素質及其他情況,以便按其特點進行培訓,更合理地開發他們的潛能。通過績效評估,可以為學校的人力資源規劃、財務預算、教學工作安排等提供較為準確的信息,同時也為學校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決策的依據;最后,通過績效評估,可以增強學校教職員工的公平感和成就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激勵他們為實現學校目標而努力工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