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
第一節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特性
一、生產與存貨循環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計劃和安排生產;發出原材料;生產產品;核算產品成本;儲存產成品;發出產成品。
上述業務通常涉及以下部門:產計劃部門,倉庫,生產部門,人事部門,銷售部門,會計部門。
(一)計劃和安排生產;
生產任務通知單
(二)發出原材料;
一式三聯,倉庫發料后,一聯連同材料交還領料部門,其余兩聯經倉庫登記材料明細賬后,送會計部門進行材料收發核算和成本核算。
(三)生產產品;
(四)核算產品成本;
(五)儲存產成品;
(六)發出產成品。
出庫單一式四聯,一聯交倉庫部門,一聯發運部門留存,一聯送交顧客,一聯作為給顧客開具發票的依據。
二、生產與存貨循環涉及的主要憑證和會計記錄
(一)生產指令
又稱“生產任務通知單”
(二)領發料憑證
如:材料發出匯總表,領料單,限額領料單,領料登記簿,退料單
(三)產量和工時記錄
如:工作通知單,工序進程單,工作班產量報告,產量通知單,產量明細表,廢品通知單
(四)工薪匯總表及工薪費用分配表
(五)材料費用分配表
(六)制造費用分配匯總表
(七)成本計算單
(八)存貨明細賬
第二節 生產與存貨循環內部控制測試
一、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控制
包括三大系統:一是生產過程中的存貨的內部控制;二是工薪的內部控制;三是對產品成本進行記錄與控制的成本會計控制。
(一)存貨的內部控制
存貨的內部控制主要包括購貨、驗收、倉儲、生產、銷貨等職能
1、購貨應由獨立的采購部門負責。
請購單、購貨單,購貨單副本需送倉儲部門和會計部門,以便隨后的材料入庫和會計核算
2、驗收應由專門的驗收部門負責
驗收單送會計部門和倉儲部門
3、建立儲存管理責任制
4、領料與發貨
領料單一式三份,一份存領料部門;一份作為倉儲部門的收據;另一份作為會計部門記賬的依據。領料單必須根據用料單、工程通知單或銷貨單填制。
5、控制生產過程
6、銷貨
(二)工薪的內部控制
工薪內部控制是指對工薪的支出進行反映和監督的內部控制。主要內容有:
1、雇傭員工;
人事授權表一份存放于人事部門的員工檔案,一份送交工資部門
2、授權變動工資;
3、編制出勤和計時資料;
4、編制工資計算表;
工資計算表和人工成本分配匯總表一式兩份,一份連同計時卡和計工單留在工資部門,另一份與人工成本分配表送達財務部門
5、支付工資和保管未領工資;
工資只發給經過適當確認的員工,未領工資應保存在財務部門的保險柜中
6、填寫個入所得稅申報表;
7、記錄工資。
根據人工成本分配匯總表編制記賬憑證,并登記有關賬簿
(三)成本會計制度的內部控制:
成本會計制度的內部控制主要包括成本費用管理控制與成本費用會計控制兩部分內容。
1、成本費用管理控制
成本費用管理控制是指對成本費用支出進行計劃、控制和考核的內部控制。
具體包括:確定成本控制目標和成本計劃;制定直接材料、人工工資和制造費用的消耗定額;編制成本、費用預算;對各項成本費用指標進行分解,建立成本費用歸口、分級管理責任制;定期進行成本費用考核與評價。
2、成本費用會計控制
成本費用會計控制是指對成本費用支出業務進行反映和監督的內部控制。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制定成本費用制度,明確成本范圍、開支標準、制定報銷手續;建立各種支出的審核制度;設置相應的會計賬戶,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合理地歸集與分配各項費用,確定產品生產成本;對各項費用的歸集與分配結果進行復核;定期進行成本分析,查明企業成本變動的趨勢和原因。
二、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控制測試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