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科學決策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 客觀原則
2) 信息原則
3) 預測原則
4) 程序原則
5) 可行原則
6) 選優原則
7) “外腦”原則
17、科學決策的四大階段
(一) 明確問題、確立目標
(二) 集思廣益,擬定方案
(三) 分析評估,選擇方案
(四) 實施方案,完善決策
18、決策目標的制訂必須滿足下列幾條檢驗準則:
1) 目標是有的放矢的
2) 目標是具體的
3) 目標是系統的
4) 目標是切實可行的
5) 目標是符合規范的
19、擬定備選方案的兩個階段
1) 輪廓設想
2) 細部設計
20、評選決策方案的標準:
1) 要看其是否能夠實現決策目標
2) 實施的方案所付出的代價相對比較小
3) 所承擔的風險相對比較小
4) 所產生的副作用相對比較小
21、評選方案的具體方法:
1) 經驗判斷法
2) 數學分析法
3) 試驗法
22、在實施階段主要做好的幾個工作:
1) 編制實施計劃,把決策具體化
2) 組織實施力量,保證決策方案的實現
3) 落實實施責任,建立嚴格的責任制
4) 建立反饋系統,及時檢查發現決策方案實施中的問題
5) 糾正決策偏差,必要時進行決策修正或追蹤決策
23、追蹤決策的概念:實質上是對原有決策問題重新進行的一次決策,它應當遵循科學決策的一般原則、程序和方法。
24、追蹤決策的特征
1) 回溯分析
2) 非零起點
3) 雙重優化
4) 心理效應
25、決策體制的含義
是由承擔決策的機構和人員所形成的組織體系,是決策活動得以進行的組織形式。
26、決策體制的構成
以決策的中樞系統為核心、以決策的信息系統居外圍、決策的智囊系統居于二者之間的組織結構形式
27、決策信息系統的含義
是由掌握信息技術的專門人才組成,專門從事收集、統計、貯存和傳遞等信息處理活動,為決策提供情報信息資料。
28、決策的智囊系統的含義:是由各種專家組成的參謀咨詢機構,它集中了專家們的集體智慧,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為決策提供咨詢意見和方案,幫助領導決策。
29、決策系統的含義:是由擁有決策權的領導集體和個人所構成,它是現代決策體制的核心。
30、在決策活動中領導者的主要職責:
1) 考慮決策目標的確立
2) 組織決策方案的制定
3) 負責決策方案的抉擇
4) 領導決策方案的實施
31、對決策方案抉擇有兩種方式:集體抉擇和個人抉擇
32、集體抉擇的含義:是由具有抉擇權的領導集體共同估摸出抉擇的一種方式
33、集體抉擇的適用范圍:事關大局的重大問題
34、個人抉擇的含義:是由具有決策權的個人做出抉擇的一種抉擇方式
35、個人抉擇的適用范圍:一般的事務性工作
36、對領導者氣質的基本要求:
1) 時效性
2) 系統性
3) 民主性
4) 合法性
5) 靈活性
37、智囊團在決策中的作用:就是要填補領導職責與其能力的差距,充當領導的“外腦”。
38、智囊團的作用:
1) 對決策問題進行科學預測
2) 對決策方案進行具體設計,并對其詳細地分析論證
3) 對決策問題的有關方面進行咨詢
4) 對決策的實施情況進行反饋分析
39、領導者與“智囊團”的關系是“多謀”和“善斷”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而不能相互取代。
相關鏈接:
2020自考報名方法 ※ 2020年自考報名條件 ※ 各地自考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