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媒介階段
優點:電子媒介的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而且具備了多通道的特點,可以滿足不同要求的受傳者。它往往可與突發事件同步進行,使受傳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其感染力、接受力大大增強了。而且由于音響、畫面的作用,使得不同文化程度的受傳者都能獲得自己可以理解或需要的信息。因此,其受傳者面很寬,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某一個或幾個電子媒介的忠實觀眾或聽眾,其滲透性顯然高過前述各種傳媒,受傳者的參與感也明顯提高了。
缺點:當然,電子媒介也有其局限性,如直接記錄性差,選擇性不夠等。
電子媒介廣播與電視
電子媒介是指運用電子技術、電子技術設備及其產品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其中包括廣播、電視、電影、錄音、錄像、光盤、計算機網絡等。而廣播、電視是最主要的電子媒介。公共關系經常要運用廣播、電視去播發新聞、廣告,及時、有效地影響公眾,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傳播手段。
廣播的優點
(1)迅速及時,時效性強。在各種大眾媒介中,廣播制作過程最為簡單。
(2)超遠覆蓋,滲透性強。
(3)聲情并茂,感染力強。
(4)雅俗皆宜,群眾性強。
廣播傳播迅速及時、滲透性強的特點,可滿足受眾“先知為快”的心理。
廣播是財力、精力花費最少,使用最方便的一種傳媒。
廣播的弱點
(1)稍縱即逝,過耳不留。
(2)順序收聽,選擇性差。
(3)形象感不強。
電視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1)視聽兼備,聲畫并茂 (2)現場感強,可信度高(3)近距離觀賞,親切自由(4)傳播內容的兼容性、開放性
缺點:(1)反映信息的表面性(2)反映的不可再現性(3)費用較高
因特網優點
(1)兼容性。因特網集報紙、廣播、電視三者之長于一體,實現了文字、圖片、聲音、圖像等報道手段的有機結合。
(2)互動性。在因特網上,信息是雙向流動的,既可以從媒體到受眾,也能從受眾返回到媒體,雙方的信息傳播是相互的。
(3)全球性。因特網采用了數字技術,使其成為真正的數字化媒體。
(4)存儲與檢索。因特網上的信息可以存在磁盤、光盤等通用介質上。檢索時,只要輸入關鍵字,就可以立即找到相關內容。
(5)即時性。因特網媒體傳播速度快捷,信息來源廣泛,制作發布信息簡便。因此,因特網媒體可以隨時發布新聞,而不必受發行、設備等方面的諸種局限性。
(6)針對性強。首先,因特網的用戶是固定的,其需求也是固定;另外,用戶在發布信息時,信息的接受者也是確定的。這都使得因特網的針對性大為增強。
因特網缺點
(1)缺乏嚴謹性。因特網快捷靈活的報道、巨大的信息量,不可能像傳統媒體那樣字斟句酌。
(2)缺乏深度與原創性。一般來說,網上發布的信息,往往少有為之折服的力度和深度,網絡僅僅擔當了一個信息發布平臺的角色,而且,信息的原創性不高。
(3)缺乏權威性。由于傳統意義上的“把關人”在網絡環境里發生了重大變化,任何人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因此信息的權威性大打折扣。
(4)缺乏規矩。計算機網絡在中國得到快速發展的時間不長,但卻引發了許多違規案例。
非語言傳播的類別
非語言傳播的特性
根據目標受眾的特點選擇傳播媒介
1.要根據目標受眾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媒體。
2.根據目標受眾對媒體的接觸率及習慣來選擇媒體。
3.要根據目標受眾的居住區域的自然狀況、氣候條件、生活水平等來選擇媒體。
根據特性及影響力選擇傳播媒介
評判一個媒體的影響力,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
1.對媒體質的方面的考察。如媒體的權威性、可信度、媒體環境等。
2.對媒體量的方面的考察。可通過媒體的覆蓋域、接觸率、到達率、暴露頻次及有效達到率來評估。
根據信息的特點選擇傳播媒介
作為傳播的內容,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特點。具有不同特點的信息宜采用符合信息特點的媒體。
根據競爭對手的媒介運用狀況選擇傳播媒體
組織信息的媒體傳播必須考慮其競爭對手的媒體選擇,就不得不與競爭對手展開“信息戰”。
根據講求經濟效益的原則選擇傳播媒介
公共關系經費的短缺,應充分考慮到本組織的經營特點和支付能力,因為“適宜才是最好”。
媒體組合
媒體組合也可稱之為媒體整合,就是從全局的高度,用有限的經費,對媒體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利用,以取得最佳的信息傳播效果。
媒體組合的優點
1.它實現了信息的多層次化
2.它能使信息集中傳播
3.它可帶來沖擊力的乘積效果
4.它可實現最大的到達率與到達次數
媒體組合的兩種方式
集中型媒體組合
采取把有限的廣告費用集中投入到某一特定媒體的方法
分散型媒體組合
組織利用不同的媒體,將有關信息傳遞給不同的人群
媒體組合的具體策略
相關鏈接:
2020自考報名方法 ※ 2020年自考報名條件 ※ 各地自考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