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世界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發展
馬哲是以實踐范疇為核心的、革命性和科學性高度統一的科學理論體系,它深深地根植于實踐,必然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總結工人運動的實際經驗和科學發展的新成果的基礎上,在批判舊哲學中產生的。它的形成經歷了一個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這既是一個批判和清算舊哲學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和克服自身內在的矛盾的過程。
馬哲的整個歷史證明,它是和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進步、無產階級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解放事業同呼吸、共命運的。這也正是它的實踐性的充分體現。因此,我們既要在實踐中堅持馬哲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又要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它的具體內容。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自然科學
馬克思和恩格斯自覺地總結自然科學和工業的發展以推動哲學的發展。當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加深了人們對許多哲學問題的新的認識。這一切展示了物質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運動發展的自然科學的生動畫面,極大地豐富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本體論。由于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日益復雜和自然科學理論自身的迅速變化,也提出了新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問題。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
馬哲在中國的命運,已經同中國人民、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緊密地聯系在一起。20世紀以來,中國人民逐漸認識并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在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下,推翻了舊社會的三座大山,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道路。
今日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鞏固和壯大,仍然深切地需要馬哲的理論指導;而今日中國的馬哲,也迫切需要在中國社會主義實踐和當代世界的發展中進一步發展和建設自己。二者的健康發展和緊密結合,不僅是整個中華民族光明前途的保證,也是馬哲在中國得到繁榮和發展的保證。
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需要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內在需要和本質特征之一。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
相關推薦:
2024年自考精選考點資料 ※ 學習打卡 ※ 萬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