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 (重點理解)
實踐范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最為核心、最為基礎的范疇。在實踐范疇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哲學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學,構成了一個唯物論與辯證法相統一、自然觀與歷史觀相統一、本體論與認識論相統一的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
〈1〉實踐觀在唯物論與辯證法統一過程中的實現
馬克思主義哲學揚棄了對于經驗概念的兩種抽象規定,改造為能動性與受動性相統一的實踐概念 。馬克思主義哲學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物質實踐活動原則,就是一種唯物主義的現實的能動性原則。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理解為一種客觀的活動,一種能動的現實存在,與此同時就克服了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經驗概念的缺陷。以實踐為基礎,唯物論和辯證法這兩種哲學傳統獲得了統一。
〈2〉實踐觀在自然觀與歷史觀統一過程中的實現
以實踐概念為基礎去解決哲學的基本問題,把思維與存在的統一理解為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現實的歷史過程,揭示了人的實踐的本質和人類社會生活的實踐的本質,也就邏輯必然地要將唯物主義的原則貫徹于社會歷史的領域,使哲學唯物主義徹底化,成為完備的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社會歷史的唯物主義理解,不僅肯定了自然界對于人的先在性,而且更在于把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關系即物質生產實踐作為全部人類歷史的現實基礎,也就把歷史的觀念帶進了自然領域。同時,實踐概念不僅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礎,也是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礎。自然過程和歷史過程是密切相聯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運用實踐的觀點,揭示了自然史和人類史的相互制約關系,從而使自然觀與歷史觀統一起來。
〈3〉認識論與本體論也在實踐概念的基礎上達成了統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既在實踐概念的基礎上建立了作為存在論或本體論的自然觀和歷史觀,也在同一實踐概念的基礎上建立了它的認識論。實踐是以物質工具為中介而對于對象世界的實際的把握,認識則是以語言符號為中介而對于現象世界的觀念的把握或象征性把握。兩種把握活動應當是彼此一致且互為前提的。而且,認識歸根到底是以實踐為基礎的。所以,實踐的觀點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即自然觀和歷史觀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這兩個方面在實踐概念的基礎上獲得了統一。
相關推薦:
2024年自考精選考點資料 ※ 學習打卡 ※ 萬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