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創立的進程
新的哲學世界觀的歷史使命在于為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的革命斗爭提供理論的指導,因而這種哲學的創立是與共產主義的理論和運動密切相關的。因此,新哲學的創立首先就是要消除以往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論的空想性質,科學地說明和論證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對于共產主義的必然性的科學論證,它的創立也經歷了一個過程。大體上說,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標志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手稿中,馬克思初步提出了物質實踐的概念,力圖把人的本質、社會生活的本質歸結為實踐,把全部歷史歸結為生產勞動的異化與揚棄異化的辨證運動過程。但是,這種對于實踐概念的規定并不完備,在理論上無法說明異化勞動的起因,陷入循環論證的邏輯困難。于是進入下階段的探索。
第二階段進程是以《神圣家族》為標志的。在《神》中,馬克思暫時防下列異化勞動理論而轉到力圖將法國唯物主義印象辯證法這一方向上。繼承了從自然存在出發的唯物主義傳統,一些重要觀點,諸如要求從經濟狀況和工業狀況的不同去理解歸國家和現代國家的不同等等,顯然都已超出了法國唯物主義的眼界,但這里主要之點還是在出發點上強調了物質利益的基礎作用,為能闡明物質利益與歷史發展的中介關系,即未能歸根到底從物質生產活動去說明歷史發展,從而說明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相關推薦:
2024年自考精選考點資料 ※ 學習打卡 ※ 萬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