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胃炎可發生惡心、嘔吐,有時有上腹不適或疼痛,嘔吐后可緩解,慢性胃炎惡心更為明顯;幽門梗阻時嘔吐嚴重而且嘔吐量大,并含有隔夜食物及腐臭味;急性腸炎病人常有惡心、嘔吐,同時伴有腹瀉。
2.腹脹病人需注意少量多餐,多食用蔬菜、高纖維食品,限制食用易產氣的食品和引起便秘的食品如豆類、牛奶、堅果、干果等。
3.腹脹并有腹水的病人應食用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鈉飲食。一般不需要限制飲水量,而當血鈉在130mmol/L時,應限制飲水量<1500ml/d。
4.腹痛可表現為隱痛、鈍痛、灼痛、脹痛、刀割樣痛、絞痛等。腹腔內實質性臟器病變時腹痛多呈持續性疼痛,進行性加劇;空腔臟器病變時呈陣發性絞痛。
5.嘔血與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現。食管、胃、十二指腸及膽道系統的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部位,其中消化性潰瘍出血、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胃黏膜病變及胃癌出血等是常見疾病。
6.嘔血與黑便的顏色取決于上消化道出血的量及速度。上消化道出血量為5ml左右,即可使糞便隱血試驗呈陽性,出血量達50~70ml時可產生黑便。當出血量大而迅速,血液在腸道內推進較快,也可使糞便呈暗紅色甚至鮮紅色。
7.當消化道出血量超過500ml時,可出現頭暈、心悸、出汗、四肢發涼,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甚至意識模糊等循環衰竭癥狀。實驗室檢查會有血紅蛋白下降。
8.血清總膽紅素超過2.0mg/dl(34.2μmol/L)時,臨床上即可查到黃疸。引起黃疸的消化系統疾病常見于肝炎、肝硬化、肝癌引起的肝細胞性黃疸,膽道阻塞性疾病如炎癥、水腫、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阻塞性黃疸。
9.急性胃炎可以因食用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發病。以沙門菌屬、嗜鹽菌為最常見,毒素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最多見。
10.急性糜爛性胃炎常以上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多有嘔血及黑便,常呈間歇性發作。可自止。纖維胃鏡檢查應在出血后24~48小時進行。
11.目前認為慢性胃炎約90%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炎病程遷延,多無明顯癥狀。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現,多數為上腹部隱痛或不適、反酸、上腹部飽脹、噯氣、食欲缺乏、惡心、嘔吐等,少數病人有嘔血與黑便。胃鏡檢查是最可靠的確診方法。
12.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尤其有活動性者應給予滅菌治療。目前倡導的聯合方案為含有鉍劑的四聯方案,即1種質子泵抑制劑(PPI)+2種抗生素和1種鉍劑,療程10~14天。
練習題
1.患者男,48歲,胃癌,目前食欲不佳,腹部脹滿并伴有惡心。患者飲食應注意少食多餐,同時盡量限制進食的食品是
A.瘦肉
B.魚類
C.白菜
D.蘋果
E.豆制品
答案:E
2.患者男,56歲,肝硬化、腹水,并伴有噯氣、腹脹,查血鈉128mmol/L,血鉀3.6mmol/L。該患者每日飲水量應控制在
A. 800ml以下
B. 1000ml以下
C. 1500ml以下
D. 2000ml以下
E. 2500ml以下
答案:C
3.患者女,45歲,十二指腸潰瘍病史5年,昨日出現明顯的胃部不適、疼痛,大便顏色為黑色就診,診斷十二指腸潰瘍、上消化道出血。評估患者的出血量至少在
A. 5ml以上
B. 20ml以上
C. 30ml以上
D. 50ml以上
E. 70ml以上
答案:D
4.急性糜爛性胃炎的主要表現是
A.惡心、嘔吐
B.嘔血、黑便
C.上腹疼痛
D.腹脹
E.胃部不適
答案:B
5.患者女,28歲,半年來經常出現上腹部隱痛不適,噯氣、反酸,懷疑慢性胃炎,為明確診斷需要進行的檢查是
A.胃鏡
B.胃液分析
C.血清學檢查
D.糞便隱血試驗
E.幽門螺桿菌檢測
答案:A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初級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
歷年初級護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23初級護師考試報名時間
2023年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 | 2023初級護師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