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疼痛是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癥狀,其性質和部位與心絞痛相似,但程度更劇烈,伴有煩躁、大汗、瀕死感。經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無效。
2.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多發生于病后1~2天內,前24小時內發生率最高,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見。
3.心肌梗死心電圖特征性表現:面向壞死區的導聯出現寬而深的異常Q波;在面向壞死區周圍損傷區的導聯,出現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在面向損傷區周圍心肌缺氧區的導聯,出現T波倒置;在背向心肌梗死的導聯則出現R波增高、ST段壓低、T波直立或增高。
4.血心肌壞死標記物增高是診斷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標。肌紅蛋白起病后2小時內升高,12小時內達到高峰,24~48小時恢復正常;肌鈣蛋白I或T起病后3~4小時升高。肌鈣蛋白I 11~24小時達到高峰,7~10天恢復正常,肌鈣蛋白T 24~48小時達到高峰,10~14天恢復正常。
5.心肌梗死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飲食應低熱量、低脂、低膽固醇,少量多餐,多食含纖維素和果膠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品,總熱量不宜過高,以維持正常體重為度。向病人強調預防便秘的重要性,遵醫囑長期服用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
6.在非藥物的狀態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
7.血壓水平分類和定義
分類 |
收縮壓(mmHg) |
舒張壓(mmHg) | |
正常血壓 |
<120 |
和 |
<80 |
正常高值血壓 |
120~139 |
和/或 |
80~89 |
高血壓 |
≥140 |
和/或 |
≥90 |
1級高血壓 |
140~159 |
和/或 |
90~99 |
2級高血壓 |
160~179 |
和/或 |
100~109 |
3級高血壓 |
≥180 |
和/或 |
≥110 |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
≥140 |
和 |
<90 |
8.降壓藥使用原則:從小劑量開始,優先選擇長效制劑,聯合用藥和個體化。
藥物 |
代表藥 |
不良反應 |
備注 |
利尿劑 |
呋塞米 |
電解質紊亂和高尿酸血癥 |
|
β受體阻滯劑 |
阿替洛爾 |
心動過緩和支氣管收縮 |
阻塞性支氣管疾病病人禁用 |
鈣通道阻滯劑 |
硝苯地平、維拉帕米 |
顏面潮紅、頭痛,長期服用硝苯地平可出現脛前水腫 |
|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 |
卡托普利 |
干咳、味覺異常、皮疹等 |
|
α受體拮抗劑 |
哌唑嗪 |
心悸,頭痛,嗜睡 |
9.避免高血壓誘發因素:情緒激動、精神緊張、身心過勞、精神創傷等。寒冷的刺激可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冬天應注意保暖,室溫不宜過低。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劇烈運動和用力咳嗽,以防發生腦血管意外。避免突然改變體位,不用過熱的水洗澡和蒸汽浴,禁止長時間站立。
練習題
1.約有75%~95%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發生心律失常,發生率最高的時間為病后
A.12小時內
B.24小時內
C.36小時內
D.1~2天內
E.3天內
答案:B
2.患者,女,55歲,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患者適宜的飲食為
A.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避免刺激性飲食
B.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纖維素飲食
C.高熱量、低脂、高維生素,富含纖維素飲食
D.低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
E.低熱量、低脂、低膽固醇,富含纖維素飲食
答案:E
3.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特征性的改變是
A.面向壞死區的導聯出現寬而深的異常Q波
B.背向壞死區的導聯出現寬而深的異常Q波
C.在面向壞死區周圍損傷區的導聯,出現ST段壓低
D.在面向損傷區周圍心肌缺氧區的導聯,出現T波增高
E.在背向心肌梗死的導聯,出現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
答案:A
4.高血壓是指,在非藥物的狀態下
A.收縮壓≥120mmHg,和/或舒張壓≥70mmHg
B.收縮壓≥130mmHg,和/或舒張壓≥80mmHg
C.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D.收縮壓≥150mmHg,和/或舒張壓≥80mmHg
E.收縮壓≥16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答案:C
5.原發性高血壓病人應限制鈉鹽的攝入,每日食鹽量不超過
A.2g
B.4g
C.6g
D.8g
E.10g
答案:C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初級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
歷年初級護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23初級護師考試報名時間
2023年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 | 2023初級護師復習資料